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献综述.doc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外直接投资不但与本国的出口贸易及国际收支密切相关,还直接影响到本国的引进外资与技术、就业状况与产业发展。它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受到了各国政府、企业乃至个人的密切关注。本文以中国为例,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进步中已有文献的总结分析,阐明已有文献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我们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时有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 目前,国际学术界在研究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成果颇丰,但对于发展中国家作为投资国所进行的研究几近于无,而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更需要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这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现实借鉴意义。 一、与技术要素相关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成果 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产业发展模式,即“雁行模式”,“雁行模式”的起点是引进技术,它所描述的是后起国追赶发达国家的一种产品循环过程。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利用不完全竞争市场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解释,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的跨国公司的OFDI行为,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的OFDI行为,对OFDI的产业和区位分布也缺乏合理的解释力。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它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并且认为根据产品的不同的生命周期企业的OFDI应采取不同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策略。该理论对大多数发达国家的OFDI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实际营销中,很难准确的划分产品的生命周期,且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其具体决策可能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不相符。 1970年日本学者小岛清在对本国OFDI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从母国与东道国的比较成本角度出发,认为OFDI应该从母国的边际产业开始(已经处于或者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并依次进行。小岛清分析OFDI行为是站在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角度来分析的,此分析仅限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解释,而对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贸易投资缺乏必要的解释,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977年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将关于资本国际流动的理论综合、总结在一起,形成了关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即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折衷的“三优势”理论(OIL理论)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OFDI必须同时具备这三项优势。该理论可以说从整体上符合各国外资和OFDI的发展现状,但并没有很好地解释OFDI的流向问题。 威尔斯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展OFDI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对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获取逆向OFDI行为缺乏合理的解释。 拉奥提出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认为,处于技术劣势的企业可以对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从而形成自身的相对技术竞争优势。这种创新会给开展OFDI处于技术劣势的国家不断提升该国的技术水平,加强产品的竞争力。 坎特威尔等提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不具有绝对垄断优势的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开展OFDI,不断积累与提本国技术水平的现象,但缺乏对资源寻求以及逃避关税等OFDI现象的解释力。 1991年,Kogut和Chang首先针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进行了研究,他们基于日本企业在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以Head、Branstetter等为代表的学者也考察了这一论题,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能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对本国经济具有积极影响。1995年,Coe和Helpman提出了“国际RD溢出回归方法”,证实了进出口贸易所带来的技术溢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2001年,Lichtenberg和Pottelsberghe(简称LP)的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 (二)国内研究文献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FDI逆向溢出流出效应”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 1.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 申朴、刘康兵(2012)通过分析市场化进程与FDI的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到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即市场化进程水平超过某个临界值后有利于FDI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何一鸣、张洪燕(2011)运用RD溢出回归模型探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吸收溢出的国外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逆向技术溢出,对提高国内技术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