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章丘市枣园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VIP

山东省章丘市枣园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章丘市枣园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 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做到:字迹美观(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拆(chāi)散 憔(qiáo)悴 庇(bì)护 酝酿(niàng) B. 滑稽(jī) 尴尬(gà) 屏(píng)息 应和(hè) C. 贮(zhù)蓄 刹(shà)那 匿笑(nì) 啜(chuò)泣 D. 颤(chàn)动 祷(dǎo)告 劫(jié)掠 气氛(fè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自做主张 持之以恒 洗耳恭听 踉踉跄跄 B.昂首挺立 恍然大悟 神通广大 瘦骨嶙峋 C.梦寐以求 仙露琼桨 疲倦不堪 更胜一畴 D.一丝不苟 美不盛收 不求甚解 一叶孤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针对“假羊肉”事件,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4. 按要求默写。(共8分,每空1分) 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B.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D.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E.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F.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十二章》) G.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H.“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得分 评卷人 5. 名著阅读。(共5分) 午夜时,鲨鱼成群袭来。老人又要搏斗了。他不顾死活乱棍打去,棍子被鲨鱼咬走。他用舵把又打又砍,可是鲨鱼一条一条蹿上来,他又迎面劈去,一次又一次,舵把断了,他就用断下的把手朝鲨鱼戳去。鲨鱼一松嘴,一翻身游走了。这是最后一条鲨鱼,它们再也没什么东西可吃了。 A.选文出自 (作者)的小说《老人与海》,文中的“他”指的是 。(2分) B.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他”的性格特点。(3分)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得分 评卷人 6.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初日照高林”这一情景。(3分)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2分) (二)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得分 评卷人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阅十余岁(?? ??????? )? ②不亦颠乎(?????????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得分 评卷人 10.请选出与“然则天下之事”中“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学而时习之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