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2课 桥之美(新人教)
第三单元 凝固的艺术
12 桥之美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画面肯定是单调的,没有生机的。在这样一片白的背景上,出现了一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老翁在那儿钓鱼,整个画面都因为他而生机盎然了。这样绝美的意境造就了这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将以这种美学的眼光来审视桥,看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桥美在哪里。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结构层次,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事物,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1.朗读课文,圈画课文生字词。
纤细(xiān) 着重(zhuó) 驻足(zhù)
脂粉(zhī) 颐和园(yí) 前瞻后顾(zhān)
煞风景(shā) 矛盾(máo dùn) 赡养(shàn)
煎熬(áo)
2.解释下列词语。
诗境:指富有诗意的环境。
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水天一色:形容水和天相接。指水域辽阔。
驻马:停止脚步。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毫、厘,计量的小单位,
前瞻后顾: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也写作“瞻前顾后”。
3.作者链接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油画代表作《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春雪》《长城》等。
(一)整体感知
看图片听范读,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吴冠中是一位画家,那么在他眼中桥之美体现在哪里呢?
【交流点拨】桥之美主要在于和周围景色的融合、映衬、注意到块、线、面的搭配;和周围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交流点拨】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之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桥外是飞瀑流泉,桥面上有廊和亭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与小径尽头的小桥、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直线桥、鹊桥。
(二)文本研读
学习品味第④段四幅桥之画面,理解桥怎样与周围环境既对照又和谐才能构成美景。
芦苇石桥:密密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柳枝的动、细弱、年年发芽和石块的静、厚重坚硬、历久不变形成对比,令人销魂。
长桥卧龙:在宽阔的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单调的背景,使整个环境充满了灵气和生命,宛如史诗。
风雨桥:廊和亭的安闲自在和桥下水流的湍急形成对照,形式独特。
(三)语言赏析
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诉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强烈的共鸣。请欣赏下列意蕴丰富的句子,反复朗读,品味其语言的情味。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交流点拨】苇丛是不会感到“发闷”的,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的身上而已,这表明作者已经全身心地融入到周围环境中,或者说自己已经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交流点拨】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最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交流点拨】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交流点拨】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四)比较阅读
同是写桥的文章,本文和《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
比较点 《中国石拱桥》 《桥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ppt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导学案.doc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doc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练习题.ppt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复习课件.ppt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ppt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2.ppt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训练一.doc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课时2.ppt
-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化学性质复习.ppt
-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3课 苏州园林 第1课时 浏览课文理思路(新人教).doc
-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3课 苏州园林 第2课时 品味语言明特征(新人教).doc
-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4课 故宫博物院 第1课时 鸟瞰全文话故宫(新人教).doc
-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4课 故宫博物院 第2课时 精读片断知特色(新人教).doc
-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5课 说“屏”(新人教).doc
-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 第2课时 探究事理明技巧(新人教).doc
-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7课 奇妙的克隆 第2课时 克隆利弊你我谈(新人教).doc
-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7课 奇妙的克隆 第1课时 了解对象明方法(新人教).doc
-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 第1课时 筛选信息理要点(新人教).doc
- 江苏徐州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第1课时 学习《恐龙无处不在》(新人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