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史总结版 吴静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铜鼓 铜鼓是产生于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古代主要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 退,也用于宴会乐舞之中,还是象征权力与财富的重器。在秦汉时期流传至越南、泰国、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诸岛等东南亚地区。铜鼓在东南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石寨山形铜鼓、冷水冲型铜鼓;(2)北流型、灵山型铜鼓;(2)西盟型、麻江型铜鼓。铜鼓在东南亚的生活中有重要地位,至今缅甸的克耶族人求神祈雨时仍用铜鼓伴唱。它是中国古代悠久灿烂文化的结晶、少数民族智慧的象征,有鲜明的东方艺术特色。 2、永平求法 “永平”是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永平求法”指永平7年(公元64年),明帝遣使者蔡愔、秦景等西行往天竺求取佛经、佛法的事件。永平10年(公元67年),使节偕同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位天竺僧人回到洛阳,并带回一批经书、佛像。抵达后,二僧先居于鸿胪寺,编译《二十四章经》,竺法兰还译出《十地断结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等。之后皇帝在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二人移锡白马寺,被称为“释源”、“祖庭”。永平求法早于唐朝玄奘取经570年,标志着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从此佛教这一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宗教在中国大地上扎根。 3、《佛国记》 即《法显传》,东汉法显所撰,成书于东汉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记述了作者自公元399年至公元413年间的游历见闻,是一部典型的游记,也属佛教地志类著作,是关于古代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历史、交通的重要资料。书中记叙了法显及其同伴发自长安,度沙河,逾葱岭,历经艰险抵达北天竺,后游历西天竺、中天竺、东天竺,最终经海陆返回中国的全部行程及见闻。它是对自长安经西域抵达天竺的陆路航线、自印度泛海至中国的海陆航线的最早记录。由于书中所记的西域古国多已灭亡,卷册罕存,本书便成为研究这些古国历史变迁的珍贵史料,倍受中外学者重视。 4、鉴真 唐代高僧,俗名淳于,祖籍江苏扬州。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也是著名医学家。少年时学佛,曾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后返回扬州成为授戒大师。学识渊博,佛法造诣高深,晚年受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历经艰难并双目失明,终于天宝12年(公元753年)抵达日本奈良。他对佛教文化、盛唐文化的传播作出重大贡献:将唐朝戒律制度传到日本,并为天皇、皇后、太子等授菩萨戒,设立戒坛院,建立了完备的授戒制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并对天台宗、真言密宗的开创有重要作用;对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佛教经典进行校订;对日本在汉文学、医药、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的学习都有突出贡献,如759年设计修建的唐招提寺,用鼻嗅方法鉴别药物等。鉴真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流传,是中日文化交流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5、吉备真备 原名下道真备,是日本奈良时代赴唐留学的著名学者,随第九次、第十次遣唐使两度入唐学习。在唐朝留学17年间,学习五经、三史、明法、算术、音韵、天文、历学、兵事、礼仪、祭祀、建筑等各科知识并取得很高造诣并传入日本。于开元23年(公元735年)归国,将唐朝一些重要著作如《太衍历经》等带回,为日本制定典制提供重要参考,尤其在礼乐制度方面的贡献突出;带回唐朝的实用器物、军事器械、围棋等。他在中日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中介作用:在大学寮教授儒家经典;革新日本军事装备;参与删除和修订日本律令的工作,并参稽礼典,重新制定和完备了祭孔仪式;根据汉字创制了日本片假名。 6、《经行记》 唐代杜环所写的经历记录。于公元762年杜环由海路返回中国,将他的游历见闻著作成书。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唐朝跟大食爆发怛逻斯之战,唐朝战败,杜环成为唐军俘虏的一员。杜环在中亚、西亚及地中海等大食占据的地区停留十多年。更可能是曾到达摩洛哥的中国人。可惜,原本书籍已经遗失。幸有他的族叔杜佑在《通典》及《西戎总序》中曾经引述部份内容。 7、《酉阳杂俎》 由唐代段成式所著的笔记小说集,在记叙志怪故事的同时,还保存了唐代大量珍贵史料、逸闻和民俗风情,也是唐代对非洲记载最详尽的书籍。其风格之一是奇诡谲怪,尤其是对孝亿国、泹干国等非洲国家的记载,其中以对拨拨力国的记载最为完备;另外是博采异闻,收录了许多唐之前的书籍没有的内容,大多由调查得来。书中对非洲的记载不仅数量、内容上远超前代,也多于现存唐代官方典籍的记录,反映出至少到9世纪时,唐朝对非洲东海岸国家的风俗、民情等已有较为详尽的了解,是了解唐代中外交流的重要资料。 简答论述: 1、结合史实说明日本遣唐使对日本全面接受唐朝文化的贡献 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人数规模:遣唐使团官员由政府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