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调控(学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调控(学时)

第五章 一、转录水平的调控 二、翻译水平的调控 二、转录水平的调控 三、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structural gene and poly(A) signal 四、翻译水平的调控 核糖体在核内组装,rRNA受到蛋白质的保护而不被降解。 tRNA在合成后,形成特殊的空间结构,可抵抗降解。 mRNA如果没有5帽和3poly(A)尾,在合成过程中就会被迅速降解。 (二)mRNA的选择剪接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1.mRNA的选择剪接 真核细胞前体mRNA的剪接过程中,参加拼接的外显子可以不按其在基因组的线性分布次序拼接,内含子也可以不被切除而保留,即一个外显子或内含子是否出现在成熟的mRNA中是可以选择的,这种剪接方式称为选择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1)外显子选择(optional exon) (2)内含子选择 (optional intron) (3)互斥外显子(mutually exclusive exon) (4)内部剪接位点(internal splice site) 2.选择剪接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1)Bax基因转录产物的选择剪接 Bax基因的编码产物是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分子 Bax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有几种(α、β、γ等),结构略有差异,差异的产生来自于mRNA的选择剪接。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mRNA from bax gene (2)选择剪接产生的IκBγ 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反式作用因子,可与很多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元件或增强子内部的κB元件结合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 NF-κB与IκBγ结合时,以无活性的NF-κB/IκBγ复合体(105 kD)存在于胞浆。 IκBγ基因表达时,通过选择剪接,使IκBγ mRNA中的178个或67个密码子删除,引起阅读框架移动,产生两种具有新C末端的蛋白异构体,即IκBγ1和IκBγ2。 在IκBγ1和IκBγ2中缺失了一个蛋白激酶 A 识别位点,该位点的磷酸化调节IκBγ的活性。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发生DNA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后水平。 一、DNA水平的调控 1.染色质的丢失 一些低等生物(如线虫等)的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染色质丢失。 高等动物红细胞在发育成熟中过程的染色质丢失。 都是一些不可逆的调控。 2.基因扩增 3.基因重排 基因重排是指某些基因片段改变原来存在顺序,通过调整有关基因片段的衔接顺序,再重排成为一个完整的转录单位。 例如免疫球蛋白基因在B淋巴细胞分化和浆细胞生成过程中的重排。 4.基因修饰 基因的甲基化与基因的表达呈反比关系。 ① 基因的甲基化直接改变了基因的构型,影响DNA特异顺序与转录因子的结合,使基因不能转录。 ② 基因5端调控序列甲基化后与核内甲基化的CG序列结合蛋白(methyl CpG-binding protein)结合,阻止了转录因子与基因形成转录复合物。 5.染色质结构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真核生物的染色质或染色体是由DNA与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及其它物质结合而形成,具有核小体结构。 组蛋白N末端丝氨酸磷酸化,使其带正电荷减少,与DNA结合能力降低,组蛋白中丝氨酸和精氨酸的乙酰化,同样使组蛋白带正电荷减少,与DNA结合力减弱,从而有利于转录。 特定的非组蛋白可以与组蛋白竞争性地与DNA结合,解除组蛋白对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目前已知的许多结合于DNA的非组蛋白为反式作用因子。 转录活性高的基因都位于结构较松散的常染色质中,而不具有转录活性的基因都位于结构紧密的异染色质中。 (一)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转录水平的调控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最重要环节。调控作用主要是通过反式作用因子、顺式作用元件和R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反式作用因子通过结合顺式作用元件影响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TATA因子(或称TFⅡD)结合TATA盒,并与其它转录因子一起辅助RNA polⅡ与启动子结合,形成稳定的转录复合物。 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或抑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各步反应。 TATA盒一致性序列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 -25~-30 bp处。 T82A97T93A85(A or T)100A83(A or T)83 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T82A97T93A85(A or T)100A83(A or T)83 效率 ? H E A TBP B F J (二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