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博物馆《瓷之韵》展青花瓷选粹
国家博物馆《瓷之韵》展青花瓷选粹 海外收藏的中国古代瓷器以欧美为最,其中又以英国最多最精。英国收藏中以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和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最为著名。2012年6月23日,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两家联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瓷之韵》展览,这是国博继《启蒙的艺术》之后,举办的第二个重要大型国际交流展览。展品为来自两馆收藏的中国和欧洲瓷器,共计148件(套)。这是英国两大馆第一次在中国联袂展出古代艺术。
展出的中国古代瓷器包括宋代汝、定、钧窑,元代青花瓷,明清时期釉里红、青花、粉彩、珐琅彩瓷等瓷中珍品,其中青花瓷数量较多。青花瓷器烧制始于唐代,至元代至正年间臻于成熟。明清时期青花瓷是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青花瓷器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釉交相映衬,素雅高洁,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由于各时期使用钴料的不同,青花呈色各异。在造型纹饰图案上,也展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今特选此次展览中14件精美的青花瓷器,以飨读者。
元青花《西厢记》故事图梅瓶
瓶高35.6厘米(图一),腹径22厘米。通体青花纹饰,腹部主题纹饰绘《西厢记》的拷红图,并辅以缠枝花卉、钱纹、变体莲瓣纹等纹饰。进口青料绘制,青花色泽浓艳。器造型优美,纹饰精细,为元青花瓷器中的翘楚。
元代青花瓷绘画深受元曲、元杂剧、小说和版画的影响,绘有人物故事图,使瓷器纹饰题材上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梅瓶的主题纹饰就取材于当时元杂剧中流行的剧目《西厢记》。元代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故事源出唐代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莺莺传》结构比较简单,最终以莺莺遭遗弃作为结尾,《西厢记》中则成全了二人的爱情。王实甫塑造了丰富生动的人物性格,描绘了曲折迭宕的情节,并以才子佳人情投意合大团圆的喜剧收尾。这部杂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瓷器饰以《西厢记》故事为题材,通常描绘“惊艳”“听琴”“拷红”“佳期”“错别”等场景,生动再现张生和崔莺莺传奇般的爱情故事。这件梅瓶描绘的是“拷红”和“焚香拜月”图。“拷红”图描绘崔夫人手中持杖责问侍女红娘的场景,红娘掩面而泣。“焚香拜月”图绘有一几案上设香炉,莺莺躬身祭拜的画面。绘画从杂剧版画插图中汲取灵感,将人物描绘得丰富细腻,生动传神。
瓷器装饰人物故事图在金代已经出现,元代尤为盛行。元青花人物故事图有蒙恬将军、周亚夫屯军细柳营、萧何月下追韩信、鬼谷出山图、韩信赠金、文姬归汉、昭君出塞、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尉迟恭单鞭救主、四爱(林如靖爱梅、王羲之爱鹅、周茂叔爱莲、陶渊明爱菊)图、百花亭、薛仁贵、吕洞宾、锦香亭、西厢记等。人物故事图的衬景多为典型的江南庭院景象,所绘人物形象多高大而清秀,绘画艺术风格洒脱飘逸。人物故事图多绘于形制较大的器物上,诸如盖罐、梅瓶、玉壶春瓶、大盘等。绘人物故事图的元青花瓷器,存世稀少,故弥足珍贵。
元青花鱼藻纹菱花口盘
盘直径47厘米(图二)。主题图案为鱼藻纹,一尾鳜鱼悠然自得游弋于水草之间,水草轻轻摇曳的姿态展现了溪水的流动,鱼水情深,颇富江南气息。
鱼纹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装饰图案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中就应用了鱼纹装饰。宋元之后,盛行以游鱼纹作为陶瓷器的装饰纹饰,装饰方式多为刻划和绘制两种。这件所绘是肥美的鳜鱼形象,不由使人联想到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中的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画面笔法自然流畅,布局满实而不显繁杂。元青花中的“鱼藻图”从宋元绘画中汲取养分,重视写实,笔触细致严谨,形象准确,又流露出细腻清新的自然感。元代多见此类尺寸较大的花口盘,是供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们席地而坐、一同用餐时使用的大型饮食器皿。不仅器物适用于穆斯林生活方式,蓝色也是穆斯林文化的主色调。
因宋末元初外族入侵,大量的中原陶工逃到了景德镇,工匠的涌入和制陶技术的传播带动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加之其得天独厚的优越制瓷条件,景德镇在元代时成为了闻名遐迩的瓷都。这种大型瓷器的烧造,与景德镇瓷窑对瓷器原料的改进有密切的关系。元代景德镇发明了瓷石掺和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瓷胎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这就有效减少了瓷胎在高温烧造下变形的概率,保证了大件瓷器的烧造。此类大盘也是受益于这一技术的改进。
元青花牡丹凤纹菱花口盘
盘直径41.3厘米(图三)。主题纹饰为双凤穿牡丹花纹,辅以缠枝花卉、锦地纹和变体莲瓣纹。凤穿花卉的纹样在宋代已经开始流行。凤纹、牡丹纹以及缠枝花卉纹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缠枝花卉纹因其结构连绵不断,寓有“生生不息”之意,又称为“万寿藤”,常与花卉、鸟兽、人物组合成装饰纹样,寓意吉祥。飞凤以牡丹花相拥,伴以祥云萦绕,寓意吉庆祥瑞。
盘为元青花瓷的典型形制,口沿有菱花形口与圆口之分,且形制大小不一。这件十六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