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板数据江苏省碳排放影响因素探究.doc

基于面板数据江苏省碳排放影响因素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面板数据江苏省碳排放影响因素探究

基于面板数据江苏省碳排放影响因素探究   摘要:本文测算了2000-2008年江苏省7个地级市的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工业碳生产力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工业部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均工业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呈倒N型曲线关系,上拐点出现在人均GDP66 836元;城市化水平、经济对外依存度、FDI引进规模对工业碳排放规模均具有促进作用;“上海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碳排放;工业部门;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12-10 作者简介:王世进(1980-),男, 河北衡水人,江苏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低碳转型、 产业经济。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790189;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CXLX12_0972。 一、引言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表示要履行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承诺,即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要达到15%左右,这不仅需要对处于产业始端投入的能源消耗进行压缩,更需要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调整和挖掘。江苏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能源的大量需求和快速增长的现状短期难以改变。“贫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禀赋、资源能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经济格局,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江苏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需要保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基于江苏的省情以及国家的宏观减排目标,客观科学地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现状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江苏省科学有效制定实施碳减排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大量文献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的区域不同,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即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Grossman and Krueger(1995)在上世纪就率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国家间的环境污染物排放差异进行研究,并认为长期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之后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进行研究,大多认为经济增长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直接原因。国内学者如于峰(2005)、桂小丹和李慧明(2010)、王良举等(2011)都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结论都认为中长期来看两者的关系以倒U型的趋势存在,当然贸易结构、国家制度、人口增长、城市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诸多因素都是构成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二类是基于国家层面的碳排放研究。目前,有相当多的学者结合我国国情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刘华军等(2011)、杜立民(2011)、蒋金荷(2011)运用面板数据等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后得出经济发展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直接原因且符合EKC模型的结论;同时认为我国倒U型的拐点将出现在人均GDP达到3万元以上时,目前国内绝大部地区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除人均GDP外,能源强度,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都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影响。郭朝先(2010)、陈诗一(2011)等通过LMDI因素分解模型对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因素进行分解,认为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能源效率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最重要的因素,转变资本驱动型的增长模式、提高能源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切实可行的碳减排之路。也有不少学者在国家层面下对工业部门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如朱平辉(2010)、潘雄锋等(2011)基于不同视角对碳排放因素进行了拟合,结果显示经济发展、能源效率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 第三类是对省市层面的碳排放进行研究。陈立泰等(2010)、王迪和聂锐(2010)、万宇艳和苏瑜(2011)等分别结合重庆、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湖北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视角下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化和能源强度降低有利于减排二氧化碳。对江苏省碳排放的研究,夏自兰(2010)、王迪等(2011)、刘慧等(2011)、王圣等(2011)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并认为积极扶持新能源产业,开发清洁能源,实现煤炭清洁和高效利用是实现江苏碳减排的可行途径。 本文测算了江苏省7个地级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碳减排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 IPCC 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方法和我国的统计数据不能完全匹配,需要结合我国能源利用和结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