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理论自信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强理论自信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增强理论自信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摘 要: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自信就是自觉坚持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揭示我国的理论特色和优势,进而分析增强理论自信的重大意义;反思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等层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增强理论自信的路径,以建构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政策话语体系、制度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实现对理论话语权的控制和引领。 关键词: 理论自信;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5-0024-05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实现理论自信的重要条件和前提。所谓理论自信,既指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成果抱有坚定信仰,也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提倡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的自觉实践。它具有政治性、历史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包容性,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政党在时代变革中既能保持自我又能积极应对世界挑战的信念和标识。 一、理论特色和优势:增强理论自信的根基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最为重要的理论特色和优势。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的起始点,在西学东渐的冲突、反思和融合中,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救国图存为目的的名目繁多的社会思潮轮番上阵,展开了学习与改良之争、革命和立宪之争、共和与复辟之争、尊孔和反孔之争、问题和主义之争、科学和玄学之争。历史事实证明,在对理论的选择、反思、诠释和实践中,以封建主义思想和所谓西方改良主义思想来挽救国家危亡是行不通的。而自五四运动以来,以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为首的文化巨人,积极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爱国创新、勇于担当、无所畏惧的道德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特色的民族特点和形式来体现。正如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报告中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立足于中国社会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不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空坐标体系。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排除教条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找到了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把马列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解读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江泽民则审时度势,针对党的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一致性。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丰富和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胡锦涛则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布局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指导,既是我们凝聚中国精神、体现中国力量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源泉所在,也是我们不断获取胜利的根本保证。 从理论自信提出的时代背景来看,和平、发展和合作虽然仍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但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和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交锋和交融趋势将日益改变时代主题发展的具体形式。从国际环境上看,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使得社会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复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深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将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扩张的重要手段,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发展提出了挑战。就国内环境而言,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崛起等词汇的频繁出现表明,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主题。与此同时,中国威胁论、中国黄祸论等也甚嚣尘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处于复杂的舆论氛围之中。具体而言,就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性特征而言,发展方位上,处于战略关键期;发展阶段上,处于转型碰撞期;发展环境上,处于特殊敏感期;发展动力上,处于寻找驱动期;发展风险上,处于危险高发期。总之,巨大经济成就和社会转型的背后潜藏着许多制约发展的陷阱,所以增强理论自信就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市场社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