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中小河流治理问题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问题探析

山区中小河流治理问题探析   摘要:近些年,国家对于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推动了中小河流治理的步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应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本文主要针对山区性中小河流的目标,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原则,提出了山区中小河流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山区;中小河流;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长时间以来,大江大河治理工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山区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作没什么大的进展,大部分是中小河流凸显出来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或者是治理标准不达标,特别是洪涝灾害,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联系密切,提高河流防洪减灾能力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建设顺利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加强对山区中小河流存在问题的治理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河流生态治理目标 防洪防冲目标。依据山区性河流的特征,生态治理应该把重点放在险滩卡口,局部河道实行疏浚拓宽治理措施,在农田和村镇的河段为实现防洪防冲的效果要实施生态护岸加固。 水土保持目标。为了避免水土流失,保持和促进流域内动植物种类多样性的提高,禁止在流域内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坚持国家退耕还田的政策。 景观休闲目标。山区性河流水资源相当丰富,自然风光也很美丽,结合对河道的生态治理,在外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建造水景及生态公园,同时结合区域的人文地理特点建设水文化设施及周边休闲娱乐设施,不但满足了休闲需求,又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水景观支持。 二、中小河流的治理原则 1、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设计必须以河流整体治理规划和相关规划为指导,处理好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处理好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注意除涝、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等相互衔接。 2、“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给洪水留足出路,禁止缩窄河道,对治导线和堤距进合理的而进行确定。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按照河流特征和防洪保护需求,通过比确定合理的治理方案和措施,重视治理效果,处理好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4、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结合当地的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充分运用当地材料,料场合理规划,尽可能少占耕地,严格控制管理用地;设计方案要尽可能减小对河流生态及当地环境的影响,护坡护岸尽可能运用植物措施和天然材料、生态复合材料,注意与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协调。 三、山区中小河流存在的问题 (一)山区中小河流防洪排涝基础设施薄弱 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多达262条,大多分布在重点经济发展区域,沿线居住人口众多,但防洪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薄弱,防洪标准大多为3~5年一遇,有些河流甚至处于不设防状态。特别是在2011年6次特大暴雨洪灾中,中小河流造成的灾害损失占到河流洪水灾害损失的70%~80%。2011年中省1号文件和水利工作会议作出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陕西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156条中小河流331个项目被列入“十二五”全国治理规划,总投资规模71.4亿元,共涉及全省11个市(区)94个县区,占全省县区的87%,规划治理河段长2081公里。 (二)分布比较偏远, 人为污染严重 从我国水文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中小河流,特别是雨季水流不稳定的中小河流,基本上都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分布,这种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河道防洪设施薄弱、河道治理资金不到位,交通设施不齐全,大多数地方交通很不方便,使得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展开。部分地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给河道治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此外,当前这些地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甚至没有,导致整体环保意识和环保工作无法顺利展开,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都给中小河流污染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 四、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的对策 (一)把防洪作为第一要务 防洪标准是否合理对于河道治理工程的规模和治理后的工程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笔者认为,保证防洪安全并不是要把全部对象都纳入保护范围,山区河流两侧有些地方本来就无需也不允许保护的。另通过工程措施来对洪水进行控制,只是防洪工作的一方面,而工程措施的防护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非工程减灾措施对人类活动的范围进行调整,从而来规避洪水。因此,一味地追求高防洪标准是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 防洪标准确定时,首先应先对河流的现状防洪标准、现状防洪体系构成以及河流功能定位等全面了解。整体上遵循与所在流域的防洪标准体系相协调,防止洪水风险转移;其次应按照《防洪标准》(GB50201-94),结合该河流防洪保护区现状、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及其经济发展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