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木工程材料课件作者周爱军第3章节混凝土和砂浆第3章节混凝土和砂浆4配合比设计.ppt

土木工程材料课件作者周爱军第3章节混凝土和砂浆第3章节混凝土和砂浆4配合比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 四个过程 1)确定试配强度(fcu,0) ② 采用体积法(绝对体积法) 7)得出初步配合比 通过以上计算,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完成。 实测施工现场砂、石含水率分别为a%、b%,则 施工配合比的各种材料单位用量为: 1)试配 25 40 20 31.5及以下 拌合物数量(L) 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 ) ——和易性满足要求的配合比 材料的要求:粗、细骨料均以干燥状态为基准 搅拌方法和拌合物数量 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 试拌时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且注意混凝土的搅拌 方法应与施工时使用的方法相同 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且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 容量 (2)试拌配合比的确定 2)校核和易性,调整配合比 在试拌调整过程中,在计算初步配合比的基础上,保持水胶比不变,尽量采用较少的胶凝材料用量,以节约胶凝材料为原则,通过调整外加剂用量和砂率,使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及和易性等性能满足施工要求,提出试拌配合比,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1)制作强度试件 强度试验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是试拌配合比,另两组的水胶比则分别增加及减少0.05,用水量应与试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制作混凝土强度试件时,应检验相应配合比的拌合物性能(和易性和表观密度)以作备用。每个配合比至少按标准方法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试压 2)确定达到配制强度时各材料的用量 将3个胶水比值所测混凝土强度与相应的胶水比作线性关系图或插值法计算,求出略大于混凝土配制强度对应的胶水比。 混凝土28d抗压强度fcu,28与B/W的关系曲线 fcu,28 B/W fcu,0 (B/W)fcu,o 最后按以下原则确定1m3各材料用量: 用水量mw和外加剂用量ma根据确定的水胶比做调整; 胶凝材料用量mb以用水量乘以选定的胶水比计算确定; 粗、细骨料用量mg、ms应根据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进行调整后确定。 b、校正条件: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2﹪时,需要进行密度校核(否则无需校正) a、计算出混凝土拌合物的计算表观密度 ?c,t——表观密度实测值 校正系数: 3)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校正 = mw+ mc + mg + ms+ mf 当二者之差超过计算值的2%时,应将配合比中的各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 4)氯离子检测和耐久性试验 a、配合比调整后,应测定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含量,试验结果应符合表3-34的规定 b、对耐久性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应进行相关的耐久性试验。 表3-34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0.06 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环境 0.10 潮湿但含有氯离子的环境、盐渍土环境 0.20 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 1.00 0.06 0.30 干燥环境 素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环境条件 (4)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尚辅网 / 土木工程材料 3.7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 3.7.1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ment of concrete) 1.混凝土生产前的初步控制 ——包括人员配备、设备调试、组成材料的检验及配合比的确定与调整等 2.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包括在称量、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过程中的控制等 3.混凝土生产后的合格控制 ——包括批量划分,确定取样批数,确定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等 3.7.2 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方法 (Judgement method of concrete strength) 1.混凝土强度的波动规律 正态分布 图3-24 混凝土强度的正态分布曲线 (1)强度平均值 (2)强度标准差 :说明强度的离散程度,值大,说明强度分布集中程度差,质量不均匀,不稳定 (3)变异系数:值越小,说明该混凝土强度质量越稳定,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水平越高 2.混凝土强度保证率(P) 混凝土强度总体分布中,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标准值(fcu,k)的概率(P)。 以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阴影部分来表示 图3-26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3.混凝土配制强度 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保证率为95%,则 4.混凝土强度的评定 (1)统计方法评定 (2)非统计方法评定 3.8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 混凝土配合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