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氯苯嘧啶醇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研究报告
氯苯嘧啶醇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研究
程吴东
(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安徽巢湖,238000)
摘要:综述了杀菌剂氯苯嘧啶醇的环境转归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在动物、植物、土壤和水体中的降解动态,并对其环境转归机理进行了总结。氯苯嘧啶醇在环境中化学降解主要以光化学降解为主,而水解和微生物降解较困难。探讨了氯苯嘧啶醇在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并对其光解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氯苯嘧啶醇;环境转归;研究
Study on the Degradation of Fenarimol
in natural environment
Cheng Wudo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ChaoHu College
ChaoHu, AnHui 238000
Abstract: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environmental outcome of bactericide fenarimol were sum up and its degradation dynamics in animals, plants, soil and water body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mechanismof its environmental outcome was summarized. The main chemical degradation of fenarimol in the environment was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but the hydrolysis and microbial degradation were difficult. To investigate the dyrimidine of alcohol in the body’s metabolic processes of animals and plants.And photolysis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Key words:Fenarimol; Environmental outcome; Study
1引言
农药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上的重大飞跃,据统计,全世界农作物的病虫草害使农作物的产量减少1/3左右[1],农药的使用可使其中30%免受损害。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病、虫、草害约28亿亩次,施用农药的防治面积约23亿亩次,挽回粮食损失200-300亿千克,棉花60-70万吨[1-2]。由于人为的原因和有些药剂本身的缺陷,在农药的使用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公害问题,例如:杀伤天敌、3R问题(残留、抗性、再猖撅)、环境污染、人畜中毒等严重问题,这些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极大关注。农药的使用虽然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然而农药的使用量仍在逐年上升,这是因为在目前的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80%-90%的农业害虫仍需要依靠化学农药来防治,各种非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遗传不育防治等只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或还不完全可靠,只能作为化学防治的辅助手段[3]。新品种的开发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开发周期长,投入的资金多等因素),因此对已有的农药进行剂型改造,加大农药的环境毒理学研究,跟踪其在环境中的转归情况以提供安全合理的使用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药在环境中的转化的原因包括生物方面和非生物方面两大类,前者是农药在生物体内代谢与降解,如动植物和微生物降解与转化,生物降解就是通过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动和代谢的影响。非生物降解包括有机物受到光、热、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产生的降解。也就是农药在理化因素如光、热等影响下进行的降解,以及农药的水解。在生物转化中,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在非生物转化中,光是最重要的,在农药的降解中,光化学降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农药使用之后,无论是残留于植物表面,还是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均受到太阳光的照射而发生光化学降解,光稳定性已成为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农药本身的理化性质和环境因素决定农药在环境中的转归。农药施用后,无论是残留于植物表面,还是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均受到太阳光的照射而发生光化学降解,并且,光能比生物代谢为农药降解提供能量大,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成的周期,在光解过程中几小时或几分钟即可实现。并且所以研究农药在环境中的光解是指导农药合理使用,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农药光解对农药残留、药效、毒性及环境均有重大影响,光稳定性已成为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