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on spatial disparity and determinant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middle area of china since 2000.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on spatial disparity and determinant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middle area of china since 2000
城镇化
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曹广忠 陈昊宇 边 雪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截面数据的分析显示,中部地区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偏低,但增长速度较快。利用区域不平衡指数与分解Lorenz曲线,结果显
示空间上区域内部差异明显,时序演进则表现为趋同趋势,高速增长区域逐渐向区域内部转移。回归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
平、第三产业比重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较明显,区位条件争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近年来有所增强;不同年份阎各影响因
素的作用效果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镇化;空间差异;不平衡指数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化趋势,内陆地区在新一轮的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呈
引言
现出越来越强的支撑作用,其中中部地区的发展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化明显¨“。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1,中部地区6
城镇化机制逐步多元化,自下而上的推动…和外资
对发展的促进嵋’副都成为城镇化动力的重要组成形 人口的26.7%;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为40.92%,比
式,国家、集体、个人等多种动力形式共同推进城镇
化成为新时期城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H’“。在多种 间,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了l1.19个百分点,比
动力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全国增幅高1.73个百分点。尤其是从2005年到
我国幅员辽阔,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地区差异及影
响因素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全国层面来 40.92%,提高幅度是全国水平的1.6倍。中部地区
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各地城镇
城镇人口增量占全国城镇人口增量的比重也逐步
化速度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的区域格局逐步由北
高南低的基本空间差异№川,转变为东西差异¨’…。 2008年间的37.28%。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大区域内部城镇化水
在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速度整体加快的背景
平和机制的空间差异也受到学界的关注,如对珠江
下,在中部地区内部,由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发
三角洲¨引、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2‘、西部地
展阶段、产业结构等基础性条件的差异,各省份在
区¨“、东北地区¨引的分析等,但对中部地区的研究
城镇化进程方面亦应有所不同。本文利用2000年、
较少。对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围绕经济发
展‘”】、外资‘21、非农化。哺1、人13迁移‘n1等因素展
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动和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深
开,有效解释了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动力机
化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的认识和解释。
铜。鉴于我国各地自然本底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
以及不同时期区域政策的差异。各类影响因素的区 l 研究对象与方法
域性作用效果可能不尽相同。
1.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近年来区域城镇化格局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
我国地域辽阔,亚区域划分方案有多种。在改革
各省区对全国城镇化水平的地区贡献出现了内陆
开放后国家先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西部大开
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略之后,四大区域板块的区域划分格局逐步明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562b莱卡(r)纤维高温定形节能工艺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energy saving process about high temperature setting on t562b lycra(r) fiber.pdf
- bim技术在国家重汽屋面及幕墙工程中的应用.pdf
- uster tester5-s400-oi纱线检测系统对纺织生产中原棉杂质和灰尘的控制与减少 control and reduction for raw cotton impurities and dust during textile production with uster tester 5-s400-oi.pdf
-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油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alicylic acid on nectarine preservation.pdf
- 不同污染类型丝织品文物的清洗研究 study on removal treatments of the historical silk which suffer from various pollutions.pdf
- 2013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解析.pdf
- 专题:消费者行为分析 special topicconsumer behavior analysis.pdf
- 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 analysis on prevention of progressive collapse of rc frame structure.pdf
- clt-多功能复合钢筋混凝土阻锈剂的研究应用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lt multi-function concrete reinforcement rust inhibitor.pdf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光导照明技术的应用和分析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light pipe technology in shanghai nature museum (branch in shanghai science& technology museum).pdf
- 不同气候条件下复合墙体节能率对比研究 comparison study of energy-saving rate on different climate conditions.pdf
- β-伴大豆球蛋白水分散液的弱凝胶流变学性质 weak gel-lik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queous soy β-conglycinin dispersions.pdf
- 5个早熟葡萄品种在上海地区的促早栽培表现.pdf
- 不同种类的乳液及其在造纸施胶中的应用 different kinds of emuls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s sizing agents in papermaking.pdf
- 一种夏季配菜的微波解冻特性对比研究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wave thawing to a kind of summer composite vegetables.pdf
- 2006年1~3季度印机行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pdf
- fb260型毛精梳机的性能 brief introduction of performance for fb260 wool combing machine.pdf
- 个体化营养产品研制相关的基因网络技术平台研究 gene network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nutrition product.pdf
- 2015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服流行趋势.pdf
- 不同方法提取茶多酚比较研究 comparison study on extracting tea polyphenols by different technique.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