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浙江大学
肝脓肿与肝癌的影像学鉴别 肝脓肿 肝癌 X线 较大的脓肿可见右膈膨隆,肝区含气或气液平面 右膈膨隆 B超 脓腔无回声,脓肿壁强回声,周围低回声,即“环中环征” 肝实质内均匀或不均匀的弱回声、强回声、混杂回声团块,包膜低回声,完整或不完整 CT 低密度的脓腔,环形强化的脓肿壁及周围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即“环征”,环征及脓肿内的小气泡为肝脓肿的特征性表现 低密度肿块 肿瘤假包膜 对比增强螺旋CT多期扫描:“快显快出”现象 MRI 脓腔T1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信号 T2为极高信号 T2为稍低或等信号 T1为稍高信号 肝动脉造影 血管受压移位,脓肿周围可见新生血管,脓肿壁染色,脓腔内无染色 肝动脉扩张,肿瘤内显示病理血管,肿瘤染色,肝血管受压拉直或移位,动静脉瘘,肿瘤湖征 肝脓肿 肝癌 肝脓肿 肝癌 本例入院后辅检 血常规:WBC 8.9*109/L,N 81.6%。 肝功能:ALB 36.3G/L,TB 9UMOL/L,ALT/AST 57/47U/L,GGT 117U/L。 PT:14.7s ESR:123mm/h 肿标:AFP正常,铁蛋白自动法:1474.3ng/ml CRP:211mg/L B超:右肝脓肿首先考虑。腹腔内未见明显积液。 B超引导下肝穿刺,穿刺液呈现脓性,呈棕褐色。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入院后予甲硝唑,拜复乐抗炎,苦黄退黄,甘利欣护肝,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自觉症状改善。 肝穿刺抽脓并予留置引流管。 复查B超脓肿较前明显缩小。 最终诊断 阿米巴肝脓肿 肝脓肿的病因 血行传播 胆道传播 局部蔓延 肝脓肿的临床表现 寒战 高热(39-40度,驰张热) 肝区疼痛(肝区压痛,叩击痛) 肝肿大(右季肋部饱满,局限性隆起)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明显左移) 反应性胸腔积液 B超 肝脓肿的并发症 膈下脓肿 肝右叶脓肿穿破而形成,也可向右胸穿破,左肝脓肿偶可穿入心包 急性腹膜炎 脓肿破入腹腔 上消化道出血 胆管性肝脓肿穿破血管壁,引起大量出血,从胆道排出,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 肝脓肿的治疗 全身支持疗法 病原治疗 应使用大剂量抗菌素。可根据患者病因、临床经验及药敏选择抗生素,一般选用胆道浓度高者,需兼顾厌氧菌。 治疗肝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甲硝唑,剂量为1.8~2. 4克/天。10天为一疗程。替硝唑 (tinidazole)、赛克硝唑(secnidazole)、奥硝唑(ornidazole)等可用于临床,疗效良好。 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 适用于单个较大的脓肿,有助脓肿吸收 手术治疗 经腹腔切开引流、经腹腔外切开引流(主要适用于肝右叶后侧脓肿)、肝叶切除 中医中药治疗 肝脓肿的手术指征 较大脓肿,估计有穿破可能 已穿破胸腔或腹腔 胆源性肝脓肿 肝左外叶肝脓肿,穿刺易污染腹腔 慢性肝脓肿 * * * * ①据林丽君等[1]推算2008年我省来自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县和疫情回升县流动人口达160多万人,推算患者数约800多人,而1996~2005年平均每年流动人口查病7.7万人,2005~2010年平均每年流动人口查病9.9万人,远远小于实际流动人口数,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缺乏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人群依从性欠缺有关[2]。且每年发现的病人数远远小于推算患者数,说明仍有较大数量的病人未被发现,而对我省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 ②达到传播阻断16年来全省9个市55个血防县中仅有33个市、县发现病人,12个血防重点县螺情重(有螺面积占全省80%以上),却也是仅有3个重点县有发现输入性病人,潜在的未发现的血吸虫病人对我省血吸虫病流行构成较大威胁。③约83%病人是在宁波、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衢州等与疫区省份毗邻地区发现,这一方面可能与经济发达地区接受流动人口、毗邻地区人员走动频繁且毗邻江西等省份尚遗留病人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查病质量有关。 * 浙江省自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来,全省坚持查灭残存钉螺、防控传染源等综合性防治措施,1997年后连续14年均有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人,1996年~2004年查到的输入性病例数有递增趋势,分析可能与我省血吸虫病粪检实验室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有关(第一批18个实验室于1999年设立,近年来又相继设立了16个实验室),至2005年病例数达到40例;2005年后病例数有所下降,其变化趋势与近年来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得到遏制相符。但全国尚有病人30多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输入血吸虫病人对我省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仍构成较大威胁。 * 来自江西、安徽的病人数占查到病人数的60%以上,可能与该两省与浙江省毗邻、输出人口较多有关,提示来自该两省的流动人口应为我省重点监测人群。 * * ①年龄分布、职业分布和感染方式表明,生产性和娱乐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