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门诊常用治疗技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疼痛门诊常用治疗技术

眶下神经 操作者左手拇指压住眶下缘保护眼球,在该点或在该点內上方1cm为穿刺点,用3.5cm长,7号针向外上方,刺入0.5~1cm深,即可达眶下孔,出现落空感,即表明针尖进入眶下孔内,此时患者出现放射至上唇的异感。 眶下神经阻滞 颏神经阻滞 左手食指触及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自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与皮肤成45°角,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可直接刺入眶下孔,有时针尖抵触骨面不能进入眶下孔,可注入少量麻药,使局部无痛,然后移动针尖探寻眶下孔,直到其进入眶下孔内,随即注射麻药1~1.5ml。 星状神经节阻滞 肩胛上神经阻滞 肩胛上神经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骶管阻滞 骶管阻滞(俯卧位) 骶管阻滞(侧卧位) 骶管阻滞 骶裂孔定位 奇神经节阻滞 枕神经阻滞 腰椎旁神经阻滞 腰椎旁神经阻滞 腰椎旁神经阻滞 腰椎旁神经阻滞 腰椎侧隐窝注射 腰椎侧隐窝注射 腰椎侧隐窝注射 腰椎硬膜外注射 关节腔注射 颞下颌关节阻滞 肩关节注射 肘关节注射 腕管注射 髋关节注射 骶髂关节注射 膝关节注射 踝关节注射 颞下颌关节注射 肩关节注射 肩关节腔注射 肩峰下注射 3 肩锁关节注射 肩关节腔注射 肩峰下滑囊注射 肩锁关节注射 肘关节注射 腕管注射 腕管注射 患者取仰臥位、頭稍后仰。眶上切跡(或孔)定點在眼眶上緣中點或稍內側,切跡多可從表皮觸到,但骨孔則難以觸及。操作者用一手按住眶緣保護眼球,另一手持帶5號球后針頭的注射器經眶上緣下快速刺入皮膚,進針方向朝向頂端。如刺入眶上孔,則有進孔落空感,并有放射至額部的酸脹感,注入2%利多卡因1~2ml。 滑車上神經定點在鼻根部的外側緣,額支阻滯的定點位于眶上神經和滑車上神經之間的額切跡處,穿刺的方法及用藥同眶上神經阻滯。 * 1.常規消毒 2.術者左手拇指壓住眶下緣保護患者眼球。在該點或在該點內上方1cm為穿刺點,用3.5cm長,7號針向外上方,刺入0.5~1cm深,即可達眶下孔。 3.出現落空感,即表明針尖進入眶下孔內,此時患者出現放射至上唇異常感。 4.也可從內側穿刺入眶下孔,進針1cm后用左手固定針柄,回吸無血,注射1%利多卡因或除痛液0.5~1ml,1~2min后患者眶下區出現痛覺消失確認阻滯成功,拔針后輕壓穿刺處3~5min,用創可貼粘敷。 5.用神經刺激器能準確確定該神經。 * 注射时用左手示指扪得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自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与皮肤成45°角,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可直接刺入眶下孔,有时针尖抵触骨面不能进入眶下孔,可注入少量麻药,使局部无痛,然后移动针尖探寻眶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孔,直到其进入眶下孔内,随即注射麻药1~1.5ml.注意注射针进入眶下管不可过深,以免伤及眼球。 * 颈部交感神经节位于颈部血管鞘的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一般每侧有三个交感神经节分别称为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颈下神经节。颈下神经节也成为星状神经节或者颈胸神经节,其形状不规则,大于颈中神经节,位于第七颈椎横突基底部和第一肋骨颈之间的前方,椎动脉的后方,斜角肌群的内侧,肺尖在其下方。 患者取仰卧肩下垫枕。常规皮肤消毒,术者位于左侧,先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将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推向外侧。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环状软骨平面相当于第六颈椎横突)处用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一般的患者用食指尖可触及第七颈椎横突,引导进针,约穿刺2~3厘米触到骨质,表明针尖已经到达第七颈椎横突的前外侧,退针少许(0.2~0.4mm),回吸无血即可注入局麻药物,应注意穿刺星状神经节时并无异感,故不需寻找异感。 * 胛上神经卡压可因肩胛骨骨折或盂肱关节损伤等急性损伤所致。肩关节脱位也可损伤肩胛上神经。肩部前屈,特别是肩胛骨固定时的前屈,使肩胛上神经活动度下降,易于损伤。肿瘤、肱盂关节结节样囊肿,以及肩胛上切迹纤维化等,均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的主要原因,有报道认为,肩袖损伤时的牵拉也可致肩胛上神经损伤。各种局部脂肪瘤和结节均可压迫肩胛上神经的主干或肩胛下神经分支,引起卡压。 * 骶骨的两侧有耳状的关节,与髋骨连接;骶骨中央有一纵贯全长的管道,称为骶管;骶管向下开口形成骶管裂孔。 * 疼痛门诊常用治疗技术 疼痛门诊常用治疗技术 神经阻滞 关节腔注射 物理治疗 痛点注射 神经阻滞 眶上神经阻滞 眶下神经阻滞 颏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颈椎旁神经阻滞 肩胛上神经阻滞 腋神经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骶管注射 奇神经节阻滞 蝶腭神经节阻滞 枕神经阻滞 腰椎旁神经阻滞 腰椎侧隐窝注射 腰椎硬膜外注射 眶上神经 眶上神经阻滞 患者去取仰卧位,头稍后仰。眶上切迹(或孔)位于眼眶上缘中点或稍内側,多可从表皮触到。操作者用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