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宜阳县李沟-樊村水文地质调查研究.docVIP

河南省宜阳县李沟-樊村水文地质调查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宜阳县李沟-樊村水文地质调查研究

河南省宜阳县李沟-樊村水文地质调查研究   [摘要]通过对本区域水文地质的调查,查明了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了调查区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变化规律,提供了在制定利用或排除地下水措施时的水文地质依据。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应包括矿床疏干可能影响的范围及补给边界,以查明矿床充水因素及矿区水文地质边界条件为重点,这也是本次水文地质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测绘;煤田地质勘探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本次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联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定点和编录,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用以判明本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区规划或专门性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一、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河流 (1)、洛河,流量0.39~7230m3/s,最高洪水位标高119.074~123.944m,由西而东从本区北部流过,距二1煤层露头约500~6000m。河床表层为现代冲积的卵石、砂、亚砂土及亚粘土等,其下为第三系粘土(岩)类隔水层,一般沉积厚度较大。 (2)、李沟河,位于测区西部外围,属季节性河流。发源于郭庄水库,流经寒武系地层形成的无人谷地,至西坡村进入刘家门西侧谷地,向北经齐家门—王家门—马庄—李沟,在宜阳县陶瓷厂附近汇入洛河,河床宽度20~70m。 (3)、十字河,十字河是流经测区的唯一河流,有两个分支:一支发源于后董门(南支),经季家沟—江子树—南窑门至横山桥西,与另一支发源于水河沟水库(东支),流经黄家门—许家门—郭家门的支流汇合,流入李沟井田的李沟河。 2、 水库 (1)、郭庄水库位于测区西南外围郭庄村,呈狭长带状,断面呈“V”字型,水库蓄水面积约300m2,上游河床干涸,水质清澈。雨季发洪水水库爆满,漫坝后自溢流出,干旱时几乎见底。 (2)、头道沟水库位于测区西南外围头道沟村南,水库蓄水面积约15000m2,水质清澈。水库周边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紫红色~灰绿色块状~杏仁状安山岩夹杂色凝灰岩。 (3)、樊店水库位于测区外围东南方向,水库面积大,范围广,周边均为第四系覆盖。水库内有大量淤泥沉积,水库水质清澈,根据分析数据,依据水的矿化度分类为淡水,依据水的硬度分类为稍硬水,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类为V类水。 二、矿区主要含水层 1. 第四系砂砾石孔隙含水层 主要由洪、坡积物组成,厚度0~60m,厚度变化主要受地形地貌及现代流水堆积作用控制,总的规律为勘查区南部较北部山区发育,东部较西部发育。底部的砂卵石层和基岩风化破碎带为主要含水层段,呈松散或半胶结状,含孔隙潜水(局部承压),雨季有涓涓细流渗出,旱季干涸。据邻区以往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0.00744~0.35l/s·m,渗透系数0.02212~1.03407m/d,属孔隙弱~中等富水含水层。 2. 上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本段包括砂锅窑砂岩、上下石盒子组各煤段底部砂岩、石千峰组砂岩含水层。下石盒子组底部砂锅窑砂岩裂隙较发育,齐家门西侧得砂锅窑砂岩裂隙密度1.1条/10cm,裂隙走向与岩层走向近垂直。上下石盒子组分界砂岩(田家沟砂岩)裂隙不发育。石千峰组底部的平顶山砂岩裂隙发育,裂隙走向NNE为主,裂隙密度1~1.8条/10cm,与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底部金斗山砂岩裂隙走向不同,金斗山砂岩裂隙走向以NW向为主,裂隙密度2.4条/10cm,裂隙宽度较小。 3. 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 二1煤层顶板之上65m范围内所含砂岩裂隙含水层,主要由二1煤层至砂锅窑砂岩之间的中、粗粒砂岩组成,一般发育3-6层,以大占砂岩和香炭砂岩为主,厚度18.29~61.13m,一般厚37m左右。岩心完整致密,裂隙较发育,但被方解石脉充填,多呈闭合状。在齐家门西侧谷地测得香炭砂岩的裂隙密度分别为1~6条/10cm,大占砂岩裂隙不发育,该砂岩属孔隙、裂隙弱富水含水层。据煤矿坑道观察,该含水层多以淋水形式,向矿坑排泄,属二l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浅部勘查阶段部分钻孔抽水试验结果为,水位埋深7~28m,水位标高200~327m,含水层厚度8~134m,单位涌水量0.000968~0.0531 l/s·m,渗透系数为0.00052~0.489(m/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矿化度为0.24~0.36g/l,水温15~17℃,水质优良。 4. 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太原组灰岩主要由1~9层灰岩组成,呈条带及透镜体状出露于区外北部山区,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并沿地层走向及倾向向南东及深部径流排泄。 太原组上段灰岩在西部不发育,齐家门西侧谷地相变为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