绶芬河与平天使是个混血美人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绶芬河与平天使是个混血美人儿

绶芬河与平天使是个混血美人儿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沿中蒙、中苏边界修了许多要塞,构成了一个马蹄形的防御体系。然而它们没有经得起苏联红军猛烈的炮火,要塞被攻破,防线被撕开,苏联红军将日本关东军全歼在中国境内。当苏联红军押着59万日军俘虏,班师回营的时候,殿后的苏军工兵用TNT炸药,再一次对业已瘫痪的要塞实施爆破,要塞被彻底摧毁了。 在我们3人(编者注:将军韩锡平、战斗英雄孙玉国、作家李占恒)的军旅生涯中,没少光顾修在边防线上的日军要塞。3人凑了凑,曾参观过黑河要塞、霍尔莫津要塞、虎头要塞、东宁要塞、珲春要塞…… 各个要塞有各个要塞的特点,共同的记忆是一堆堆残破的水泥板块,再没有什么了。 没有想到,1945年在绥芬河要塞冒出一个人物——加琳娜,一个17岁的俄华混血女孩儿!一下子,绥芬河,乃至整个筑有日军要塞的中国边地闪出了绮丽的光彩。 完整地将加琳娜介绍给中国读者的是,作家周艾民所著的《天使嘎丽娅》(2007年,俄罗斯塔斯社发表了关于加琳娜的文稿,我国的《参考消息》在转载时,秉承译名规范化的宗旨,将“嘎丽娅”译作“加琳娜”)。作者是绥芬河的坐地户,做过公务员,经过商,现在是专业作家。经商时,周艾民是设在绥芬河的军区金城公司子公司的职员、老孙(编者注:孙玉国)的部下。我们到绥芬河那天的晚上,邀周艾民前来参加晚宴,他详细给我们介绍了加琳娜。 那天旷野下着细雨,周艾民如泣如诉的讲述与淅淅沥沥的雨声一起渗进我们的心田…… 加琳娜长得很美,她无论走到哪儿,哪儿都会发生骚动。因此母亲很为女儿的美丽担心,这种担心化作一种行动,便是严格管束她,不叫她化妆。但是不化妆的加琳娜走在绥芬河的大街上,依然有很高的回头率。 加琳娜的母亲菲涅是乌克兰人,父亲张焕新是中国人。张焕新原籍山东掖县,“闯崴子”(即海参崴,俄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闯得很成功,除了攒了点家产,还娶回来一位美丽的乌克兰姑娘。加琳娜1928年2月18日出生在绥芬河。精于算计的张焕新将一家6口人申报了两个国家的国籍:夫妻俩与小儿子是中国国籍:加琳娜和她的两个哥哥是苏联国籍。这一来,张焕新的半个家享受苏侨待遇,配给细粮、砂糖,还受苏侨事务局的保护。 加琳娜的歌唱得好。1941年6月,绥芬河、东宁、横道河子、一面坡等地的俄罗斯侨民举行音乐会,加琳娜一花独秀,荣获“金百合歌手”奖,她所唱的歌曲《白色的玫瑰花》获一等奖。年底毕业于俄侨学校,学校留加琳娜做音乐教师。这期间,加琳娜创作了歌曲《丁香雨》。加琳娜有个美好的心愿,将来当一名杰出的歌唱家。 还有一个不能不提及的特点是,加琳娜很有语言天赋,她不但能流利地说汉语、俄语,还能说日语。俄语是跟父母学的,日语呢?1931年到1945年,绥芬河是伪满洲国的地盘,居住许多日本人。在与日本人接触中,加琳娜学会了日本话,其水准之高,居然在俄侨学校代教日语课。 正当非常事件即将发生的时候,加琳娜热恋了。恋人是比她高两年级的同学鲍里斯。“唱自己最爱唱的歌,爱自己最想爱的人。”歌儿是这么唱的,生活也这样赐予了她,但是战争把这两件事都给夺走了。 苏联红军进攻绥芬河,小城进入战争状态。加琳娜的两个既会说俄语,又会讲汉语,模样长得极像俄罗斯人的哥哥被苏联红军征走了。大哥在绥芬河苏军卫戍司令部,二哥随着另一支部队,向中国纵深挺进,家里只有她和弟弟陪伴着父亲母亲。 那天(8月11日),加琳娜跟父亲向郊外转移奶牛。远远地看到母亲和弟弟,及一大伙乡亲被苏联红军叫走,她不放心,跟了上去。 母亲和弟弟进了卫戍司令部,司令什瓦特钦可夫,问大家:“你们谁会说日本话?”人群中有人说:“加琳娜不但日本话说得好,还会苏联话和中国话。”什瓦特钦可夫警惕地问:“她小小的年纪,为什么会说日本话?”妈妈说:“这还用问吗?跟日本人学的。” 镇子里有许多日本人,有做官的,也有为民的。加琳娜家的邻居,高仓一家、岩馆一家,就是普通的日本人。加琳娜一家跟他们两家处得很好。岩馆家的儿子出车祸,加琳娜为他献了血;加琳娜的父亲被汉奸陷害,这两家日本人出面保释……什瓦特钦可夫热情地请加琳娜到他的办公室。不大一会儿工夫,加琳娜走了出来,她手中握着一个纸条,后面跟着两个苏军军官,其中一个军官手中擎着一杆白旗。 加琳娜对妈妈和弟弟说:“他们让我当翻译,上北山劝日本人投降。”母亲傻了,加琳娜接着说:“那山洞里还有日本老百姓,说不定高仓一家、岩馆一家也在里面呢!” 母亲哭了,她爱这个女儿胜似爱那3个儿子。丈夫开餐馆,母亲给饭馆取名“加琳娜”,日本人让绥芬河的店铺改名,母亲硬是顶着不改。由那儿,母亲对日本占领当局产生了憎恶。母亲擦去眼泪,摘下自己的红头巾,换下女儿的白头巾。红头巾是新的,白头巾是旧的,按照乌克兰人的习惯,婚丧、过节、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