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纹样.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服纹样

* 印花设计—日本和服纹样 姓名:刘燕鸽 学号:201005044204 班级:纺艺102 指导老师:李喆 目录 引言 一、和服纹样起源与发展 二、和服纹样的形式简介 三、和服纹样在现代纺织设计中的应用 四、设计构思 引言 日本的传统民族服饰上的纹样.源自于日本民族对于山水风土的眷恋及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感受,并随着时代的风俗背景蕴育而生。和服纹样极具装饰性,色彩缤纷,造型丰富,一件和服展开来后就像块画布,上面形象构图完整,花卉、人物、风景、动物栩栩如生。故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赏花幕”。 一、和服纹样起源与发展 探究和服纹样的起源, 有必要从纹样所依附的和服纹样为着手点。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 倭人传》记载: 用布一幅, 中穿一洞, 头贯其中, 毋须量体裁衣。这便是和服的雏形。4世纪以后的人物服饰形象与朝鲜的乐浪和通沟出土的壁画中的形象相似, 由此可以推测当时日本服饰是经过朝鲜半岛传入的胡服系的服饰。之后中国唐代服饰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天皇下令, 全国上下开始穿类似于隋唐式样的服饰。和服是在平安时代形成特色并逐渐趋于成熟的。到了室町时代, 一种带有隋唐服饰特点的日本独特的民族服装, 即和服完成了演变并最终定型, 在之后600余年中几乎再没有较大的变动。 1、 源于自然崇拜的纹样 日本纹样的出现, 最早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远古时代的纹样多以几何的点、线、面等为主, 那时已经出现了隆起纹、贝壳纹、波状细隆线、栉目纹、竹管纹、圆等纹样。这些纹样大多源于日本岛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信仰, 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它们多以自然物为装饰题材和手段创造而成。弥生中期开始, 流水纹、波状纹、簾状纹、扇纹、旋涡纹等旋转式的纹样逐渐形成并有了固定的概念。之后这些纹样经过演变和发展, 逐渐出现在日本的服装上。 由于日本民族生活在富有四季特色的自然风土环境中, 自古以来接触、观察自然界的变化, 慢慢把自然融入生活, 形成了日本民族形同身受的自然观。因而, 日本人很早以来就在文学、绘画、工艺、染织方面取材于自然风光, 从不同的季节变化里吸取营养来表现自然的美和纤巧。其中季节感浓厚的植物被运用得最多。春季多以樱花和梅作为设计的主题; 夏季则以清凉色系为主, 采用菖蒲chāng pú 、水草加以嬉戏的鱼儿和浪花; 秋天采用菊花、秋草等; 冬天雪景和盎然挺立的松柏及其意象被较多地运用。 2、以文学艺术为背景构思的和服纹样 日本和服纹样中有一类特殊的纹样, 它不是直接采取现实中的景物作为纹样的素材, 而是借用文学作品中描述的情节、场景、意象, 通过提炼、萃取想象出的一种典型的象征图形。同时将文学作品中的诗词置换成服饰色彩。这就是所谓的“文艺纹样”。 依据《源氏物语》中某些章节设计的近江八景纹样, 是由落雁、暮雪、晚钟、夜雨、夕照、晴岚、归帆、秋月这些故事中的场景凝练成的视觉符号, 借纹样寄托人的忧郁和寂寞之情。 3、古代中国传入日本的织物 古代中国是东亚世界的中心, 中国王朝与周边国家形成了以朝贡与册封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秩序体系。 大约在弥生时代, 日本脱离孤立状态, 加入了中国的册封体系。此后, 大陆文化在不同时期, 多形态、多渠道地传入了日本。弥生时代正值中国的战国末期以及秦汉王朝更迭发展的时期, 在这种激烈的变动中, 南方亡民或因亡国之耻, 或为避战乱等渡海移住日本, 他们带去了中国的先进文化。 汉初, 中日交往密切, 公元1世纪左右, 汉王朝同日本有了直接往来, 织锦传入日本。这时出现了红色的蜀江锦、经锦和彩色的纬锦, 另有粗绵的倭锦和大和锦。 到了隋唐时期, 中日两国的交往更加密切。日本广泛地吸收大唐的先进文化, 在日本掀起了一场唐化运动。在服饰文化领域,日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服饰改革, 《大日本史》卷三百四十《礼乐》七云: 初孝德帝( 645—654年) 始用唐服, 至此(指天智天皇662—671年) , 大礼大祀, 并着唐制礼服。由此可知, 7世纪时, 日本引入唐朝服饰并使之制度化。 在纹样方面, 日本广泛引用中国元素。比如鸳鸯纹样, 雌雄相伴,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它作为夫妻和睦的象征。 唐代的宝相花装饰纹样就是由牡丹或莲花为母体, 借鉴众花形加工成的一种纹样。其纹样, 吸取众花的特点, 简练凝化。宝相花在日本盛行于天平时代, 正仓院所藏螺钿diàn紫檀五弦琵琶的背面为宝相花纹样。 唐时流行连珠纹。连珠纹是由许多小圆形连接在一起再组成一个大圆形图案。图案以动物形纹为中心, 鸟、孔雀、龙纹等动物纹样运用得较多。法隆寺所收藏的四骑狮子狩猎锦, 就是以联珠花纹为主题图案构建的。 复原后的赤地鸳鸯唐草纹锦 藏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法隆寺所收藏的四骑狮子狩猎锦, 就是以联珠花纹为主题图案构建的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