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四讲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新版).ppt

国际经济学第四讲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新版).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经济学第四讲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新版)

第四讲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 一、背景与基本概念 1、背景 里昂剔夫之迷 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贸易 2、规模经济、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思考题:有三种产品X.Y.Z,生产函数分别为 Qx=1.6L K M Qy= 0.4L KM Qz=10L+7K+M 这里,LMK分别为投入的劳动力,资本,原材料,问这三种产品的规模收益属于什么类型?;二、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偏好相似理论) 1.基本思想:一国的需求水平决定于人均收入水平; 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其需求结构的相似性越大,从而两国发生贸易的可能性也越大; 由于产品差异性的存在,企业家发现能互相进入对方的市场,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2.图示.;三、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 1、理论假设 产品生命周期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雷门德·弗农(Vernon,Raymand,《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1966)提出。理论的假设条件: (1)产品生命周期有三阶段,不同阶段的生产函数及要素密集特点不同; (2)有三类国家:创新国、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3)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传递受到限制; (4)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需求和消费结构是有差异的 ;2、产品生命周期三个阶段比较及图示;;;08年安踏、07年阿迪达斯各部门用工及收入比较;保罗·克鲁格曼,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他的颁奖词是, 因为其在贸易模式上所做的分析工作和对经济活动的定位。 ;1953年,克鲁格曼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他在纽约的郊区长大,从约翰·F·肯尼迪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博士毕业后赴耶鲁大学任教。1982 年,赴华盛顿担任经济顾问团国际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而他在1994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 ;资料:规模经济理论 1、规模的经济性包括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2、规模经济:指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产量范围内,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 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内在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在经济)。 前者指厂商的平均成本因本身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有: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实行专业化生产;提高管理效率;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等。后者指厂商的平均成本随行业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引起外在经济的原因有:单个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等。 ;企业长期成本线;;3、规模(收益)报酬(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时,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总产量的变化情况。用生产函数表示为:起点Q=f(K,L),当K和L都增加到原来的λ倍后,Q’=βQ=f(λk,λL)=λf(K,L) 通过比较β和λ的大小,规模报酬可分为三种情形: (1)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的同比例的增加,即β=λ. (2)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的较小比例的增加即βλ. (3)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的更大比例的增加,即β λ.这种情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scale of economies)。 当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时,这种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但是规模经济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资料:产业内贸易理论 1、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同质产品、差异产品、垄断竞争 产业内贸易,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某行业的同类商品,如中国向美国出口一般IT产品(键盘,鼠标,软盘等),同时从美国进口高新科技IT产品(芯片,高档液晶显示器等),美国的福特进入日本,日本的丰田也进入美国。产业间贸易,指一国的出口和进口商品分属于不同行业的贸易,如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大量的轻工产品,同时又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 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基本属差异产品,产业间贸易的商品基本属同质产品.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由于运输成本或地理位置形成;由于经济合作而产生;由于大量转口贸易而产生;由于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而形成;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 ;差异产品又叫产品的异质性,指产品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差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