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3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如何推动文化交流 (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2)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注: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商业贸易、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4)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交流。 加强文化交流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常见设问角度: 为什么会出现“中国热”、“西学东渐”的文化现象 分析如何推动中国文化交流、“走出去” 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提建议 常用术语: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主要指文化的表现形式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宗教信仰 文化多样性 语言文字 思想理论 文学艺术 民居建筑、 风俗习惯等 考点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上 为什么要重视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的保护? (1)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和习俗,可以领略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重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的区别、联系 (1)文化内涵不同: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 长期积淀。 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2)民族节日中蕴涵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化载体来展现。 例1: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这首《中秋月》说明( ) ①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② 民族节日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 民族节日是由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决定的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C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例2:2013江苏19. 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集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于一身,堪称“藏文化百科全书冶。它与堆绣、泥塑等一起以“热贡艺术冶的名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 A. 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B. 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 C. 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D. 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D 例3:2014福建29.精湛绝伦、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