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第一小组 组员:张雷、甘春杰、胡芝芝、刘娟、张万青、李俊、刘鹏、钟咸勇 研究内容 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发展进程 2.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3认识差异表现的方面 4认识这种差异对我们的影响 价值观念 …… 饮食观念 传统文化 社会风俗 建筑文化 宗教信仰 社会礼仪 文化 时间观念 左:西方 右:中方 领导者的地位 左:西方 右:中方 排队意识 左:西方 右:中方 表达个人观点或看法的方式 左:西方 右:中方 价值观念 西方文化崇拜个人奋斗,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主张个人荣誉,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注重平等意识。 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多看重集体荣誉 根源是什么呢? 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第一,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 第三,从思维取向来讲。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而中国人则是人际式的思维取向。 第四,从文化传统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就分别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或个体思维的差异。 社交礼仪 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小心点!”“再见,走好啊!” 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 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 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u do!”“Nice day ,isn’t it?”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 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 然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习惯用:“helpyourself,please” 看完了这些,让我们来放松心情,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看看隆重的结婚典礼,领略雄伟的建筑风情,尝尝不同风味美食…… 婚礼方面的不同 从建筑材料来看,西式建筑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中式建筑多以木材和砖瓦为主如故宫,园林等。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中国的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西方建筑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 建筑价值的不同,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如:雅典帕提隆神庙和罗马万神庙 中国的美食 2月14日?情人节在西方一些国家中,这是一个极富有浪漫色彩、最受情侣们欢迎的节日,这就是每年2月14日举行的情人节。情侣们在这一天情侣互相馈赠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情人节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感恩节:这是美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宣布感恩节为国定假日。届时,家家团聚,举国同庆,其盛大、热烈的情形,不亚于中国人过春节。 感恩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为春节。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人们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习俗: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 春节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 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