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口外唾液腺疾病.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外唾液腺疾病

tdt1127@163.com;唾 液 腺;唾液腺分布;功能 分泌唾液;tdt1127@163.com;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acute pyogenic parotitis;病 因;tdt1127@163.com;有慢性唾液腺炎史 唾液腺明显肿胀疼痛,导管口红肿溢脓。 应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内淋巴结炎,嚼肌间隙感染相鉴别 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可有中毒症状,高热,畏寒,脉搏、呼吸加快;治疗;治疗;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chronic recurrent parotitis;病 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腮腺造影与MRI;治疗;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chronic obstructive parotitis;多见于中年,男性略多于女性 单侧受累多见 腮腺反复肿胀,进食可加剧 导管口轻度红肿,挤压腺体可见“雪花样”或胶冻状唾液溢出 触诊可及肿大腮腺轮廓,病程长者,可在颊部触及呈索条状的腮腺导管;诊断要点;腮腺造影、MRI与涎腺镜;去除阻塞原因 慢性期,可采用按摩,进酸性食物或促唾药物促使唾液分泌 保持口腔卫生,减少逆行性感染 药物灌洗扩张和灌注疗法 手术治疗 腮腺导管结扎术;保留面神经腮腺切除术;涎石病(sialolithiasis) 和下颌下腺炎;涎石可见于任何年龄,中青年多见 最多见于下颌下腺 阻塞症状 逆行性感染 急性期可见导管口溢脓,腺体区肿痛加剧,并伴有全身症状 慢性期,腺体可以因纤维化而呈肿块样表现,相应导管可呈索条状表现;阻塞症状 触诊可感觉到导管结石的存在 X线摄片可发现导管及腺体阳性结石 X线摄片无法诊断阴性结石(钙化不全) B超可用于诊断导管及腺体结石 已明确结石存在,应禁忌作涎腺造影 腺体纤维化可呈肿块样表现,应与唾液腺肿瘤鉴别 ;鉴别诊断;小型结石、阻塞症状不明显者,可采用局部腺体按摩。服促唾药物、进酸性食物,促使结石自行排出 涎石摘除术:适用于导管内较大结石,腺体尚有正常功能者 腺体摘除术:适用于结石位于导管深部、导管与腺体交界处和腺体内的病例;另外,涎石继发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已丧失功能者。 腮腺腺体结石可根据部位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涎腺镜发展;1998年 内镜---涎腺疾病;1999~2000年;2001年---诊断性涎腺镜(STORZE,德国);2001~2002年---诊断性涎腺镜; ;2003年---治疗性涎腺镜;治疗性涎腺镜(取石篮);治疗性涎腺镜;2003年---治疗性涎腺镜 (激光碎石);一般为唾液腺淋巴结结核 若淋巴结肿大破溃后可侵入腺体内而发生唾液腺实质性结核 以前者多见 ;受累部位以腮腺最为常见,颌下腺次之。 淋巴结呈局限性肿块,有移动度,可有压痛感。导管口正常,分泌物清亮。 腺实质结核病程较短,腺体肿大,可见干酪样脓性分泌物从导管口溢出。 部分可扪及波动感,或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 可伴有其它系统结核病;唾液腺出现肿块,有时大时小史。 导管口可有干酪样脓性液体流出。 腮腺造影:淋巴结结核类似良性肿瘤,导管移位,腺泡充盈缺损。累及腺实质时,可见造影剂外溢,似恶性肿瘤。 腺体内结核钙化,需与腺内结石相鉴别。结核钙化多呈点状,而涎石多呈球状钙化,导管内多见。 细针穿吸、结核菌检查可辅助诊断。; 诊断明确,全身可行抗结核治疗 腮腺淋巴结结核与良性肿瘤在临床上无法鉴别时,可行手术切除,病理明确诊断 腮腺实质结核可于腮腺导管内用抗结核药物冲洗 结核性脓肿,可抽除脓液,脓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 如抗结核治疗无效时,可行腺体切除术;流行性腮腺炎 epidemic parotitis; mump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14岁多见 接触传染,潜伏期2~3周 大多数累及双侧腮腺 腮腺肿胀明显,导管口无红肿,分泌物正常 全身有病毒感染表现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无异常 持久免疫力 至少隔离3周;tdt1127@163.com;对症处理 抗病毒治疗 辅助疗法:休息、多饮水、口腔卫生;唾液腺损伤与涎瘘; 腺体或导管所在皮肤上可见瘘管 瘘管流出透明的唾液,进食时流量可增加;一般损伤史,偶可为先天性或继发于感染 瘘管内有透明液体流出 可从导管口注入甲蓝,判断瘘口所在部位 根据造影及唾液量的多少,可确定是腺管瘘(量多)或腺体瘘(量少);腺体瘘:新鲜创口可直接加压包扎;陈旧者可用电凝器或烧灼性药物破坏瘘口的上皮组织,再行加压包扎。瘘口较大的,可切除周围瘢痕,再分层缝合 导管瘘:缺损不大者,导管吻合术 缺损较多者,导管改道术 导管再造术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