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院前急救演示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院前急救演示稿

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打开电源开关 固定电极,机器自动采集和分析心律失常 操作者可获得机器提供的语音或屏幕信息 一经明确为致命心律失常(VT/VF),语音即提示急救人员按动除颤键钮 如不经人判断并按除颤键钮,机器不会自行除颤,以免误电击。 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 非自动体外除颤器 选择能量,放置电极板 充电 放电 除颤仪使用 电极板位置 一电极板置于胸骨右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另一电极置于左腋中线第5肋间 剂量: 首次除颤剂量2 J/kg 后续电击,能量应至少为4 J/kg,甚至更高,但不超过10 J/kg 并发症:休克、心律失常、低血压、皮肤烧伤、栓塞、肺水肿 电除颤实施及再评价 电极板(Paddles)示波 除颤后立即CPR 持续胸外按压 5组CPR(约2min) 可除颤 不可除颤 再评价:5个按压/通气周期后评价:循环、呼吸、意识 BLS要点总结 内容 成人与青少年 儿童(1岁-青春期) 婴儿(1岁,不包括新生儿) 现场安全 确保现场对施救者与患者都是安全 识别心脏骤停 检查患者有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是喘息(即呼吸不正常);不能在10秒内明确感觉到脉搏(10秒内可同时检查呼吸与脉搏)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若1人,则离开患者,启动并获得AED,然后CPR;若请有其他人,则自己开始CPR,在AED可用后尽快使用 有人目击的猝倒,成人与青少年按左侧步骤; 无人目击的猝倒,给予2分钟CPR,然后离开患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取AED 回到患者身边并继续CPR,在AED可用后尽快使用 没有高级气道按压通气比 1或2名施救者30:2 1名施救者30:2;2名以上施救者15:2 有高级气道按压-通气比 以100-120次/分的速率持续按压,每6秒给予1次呼吸(10次/分) 按压速率 100-120次/分 按压深度 至少5cm,不超过6cm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约5cm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约4cm 手的位置 双手放在胸骨的下半部 双手或单手(很小儿童)放在胸骨下半部 1名施救者,将2指放在婴儿胸部中央、乳线正下方;2名施救者,将双手拇指环绕放在婴儿胸部中央、乳线正下方 胸廓回弹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不可在每次按压后倚靠在患者胸上 尽量减少中断 中断时间限制在10秒内 CPR成功标准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颈动脉搏动 面色红润 自主呼吸、瞳孔变小、有对光反射 终止CPR指征 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心跳 确定病人已死亡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有合法遗嘱或家属坚决拒绝并签字 环境安全危及施救者 心肺复苏禁忌症 胸壁开放性损伤 肋骨骨折 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无法逆转,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癌症晚期 心肺复苏并发症 胸骨、肋骨骨折 心包积血、填塞 气胸、血胸、肺挫伤 肝脾撕裂、脂肪栓塞 心肺复苏 01 窒息 02 意外伤害 03 目录 预防儿童意外窒息 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在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 全国每年有超过2500名0-4岁的幼儿因意外窒息而死亡,更多的幼儿因此终身残疾。 意外窒息已成为我国幼儿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 窒息状态 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患儿窒息或严重呼吸困难,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呼吸心跳停止。 一旦窒息,前4分钟的急救最为重要。 前言 儿科急症以感染性和先天性疾病为主,意外伤害因其发生率日益增高,已成为儿童期死亡的首位原因。 同时,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发展猛、病情险、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有效运行的综合预防体系。 该综合体系涵盖从个人到家庭,从社区到社会,从医院到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从救护到医疗,从群体到个人的多维立体预防体系。 建立“家庭初级预防、社区中级预防、医院高级预防”的三位一体预防急救新模式。 01 04 03 02 EMSS Heimlich Emergency knowledge CPR EMSS(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学会正确启动EMSS,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学会启动、利用当地社区或单位的辅助应急救护资源。 Heimlich(海姆立克)手法 根据家属成员的健康和疾病状况掌握特殊的健康监测和急救知识,如监测体温、血糖和血压,应用家庭远程生命监测装置等。 CPR(心肺复苏术) 掌握正确的CPR技术,学会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 每个家庭应该掌握力所能及的急救技能,制定家庭急救预案或计划,拟定转运路线。 家庭预防 Emergency knowled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