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概论演示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代文学概论演示稿

——《鲁迅全集》第六卷109页 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 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 ,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汗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元朝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至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1206-1234); 第二阶段,统治中国北方时期:由灭金至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34-1276); 第三阶段,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由灭南宋至明王朝建立(1276-1368)。 元代文学,主要是指后两个阶段的130多年间,包括各民族人士用汉语从事的文学创作。 参考书目: [1]白寿彝.中国通史·元代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 [3]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4]徐子方.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艾布纳姆斯《镜与灯》 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宇宙。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一)社会背景: 特殊的政治形势使戏剧等通俗文学活动活跃。 (二)欣赏者 异族入主中原,带来空前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特殊的文化背景培养了诸多观众。 商业发达城市很多: 北方,大都为中心: 南方,杭州为重点: “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 “百十里街衢齐整,万馀家楼阁参差”。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 泉州——东方最大的商港。 至元通行宝钞 马可波罗像 《马可?波罗行记》记载当时大都盛况: 商人众多,商业工艺之民,大多制造丝、武器和鞍鞯,以及各种商品。 外界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营业之妓女,娟好者达两万人,每日商旅及外侨往来者,难以数计,故均应接不暇。至所有珍宝之数,非世界上任何城市可比。 3.瓦肆、勾栏的出现,为元杂剧及其他各类伎艺的演出提供了场所。 瓦肆,也称“瓦子”或“瓦市”, “易聚易散”之义——即日出市集,日中瓦解。 瓦肆中的门头(或摊位),均以栅栏间隔——因称勾栏,或以布棚遮盖——称为邀棚。 (三)创作主体:特殊的统治政策与多元的统治思想,造成儒生的特殊际遇。 1.统治思想的多元化,不再独尊儒学。 佛、道教、伊斯兰教等都得到发展。 儒、释、道继续融合,产生了新道教——全真教。 孔子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程朱理学成为官学。 2.汉族知识分子受民族歧视,少有进身之阶;蒙古人为把持政权,科举时兴时废,制度不善。 元代的科举 元朝建立后近八十年中,几乎停止。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才重新恢复了科举考试。 三年一次,但50年中只考了7次 强调经学,取消诗赋?重实用的民族性 官学:程朱学说及朱熹四书集注为考试标准本 3.儒生为生计和发挥才华,成为“书会才人”。根据市民阶层需要,创作演出杂剧。 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知有违犯之人,严行断罪。 —— 《元史·刑法志四》 北曲盖辽金北鄙杂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日用。 —— 徐渭《南词叙录》 戏神李隆基 元戏曲演出壁画 儒生的幸与不幸? 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曰:“我大元典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 鞑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南宋遗民郑所南《心史》 贾平凹《废都》 一类人是公仆,高高在上享清福; 二类人作官倒,投机倒把有人保; 三类人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 四类人来租赁,坐在家里拿利润; 五类人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 六类人手术刀,腰里揣满红纸包; 七类人当演员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