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园林生态设计案列分析,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园林生态设计案列分析PPT,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园林生态设计案列分析课件,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园林生态设计案列分析幻灯片
园林班
——园林生态设计案例分析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通向自然的轴线
城市
自然
植物生态设计分析
1.北京地区自然植被调查
2.公园植被生态设计
3.生态环境区域划分
4.主要生态环境区域植物群落构成例释
5.优秀植物配置分析
1.北京地区自然植被调查
2.公园植被生态设计
3.生态环境区域划分
丰富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溪流河道、大山大水、湿地、草地和林地等不同的生态区域。园规划绿地面积450hm2, 占总面积的 66.28%。
生境类型分类
1
2
3
4
A 区—高地+自然+干地区;
B 区—高地+自然+中地区;
C 区—高地+半自然+中地区;
D 区—平地+自然+中地区;
E 区—平地+半自然+中地区;
F 区—平地+ 人工+ 中地区;
G 区—平地+自然+湿地区;
H 区—平地+半自然+湿地区;
I 区—平地+人工+湿地区;
J 区—低地+自然+湿地区;
K 区—低地+半自然+湿地区。
划分依据
依据种植方式、高度、土壤水分状况 3 个因子,划分为 3 个梯度 , 并采用分层叠加的方式 ,获得不同的生态区域。
4.主要生态环境区域植物群落构成
群落设计生态思想: 运用适当的乡土植物, 模拟自然植被群落层次结构 , 创造出近乎天然, 与“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相吻合的公园植物景观。
植物群落结构
乔木、灌木、草本地被 3 层复层混交式。
特别注重植物与动物的协调关系
俗话说评价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好或不好,可以从鸟类的分布数量和种类看。
优秀植物配置举例一
A 区:主要集中在园内山体南坡,山体南坡光照强,土温、气温高,土壤较干,水分状况差,所以适宜种植一些耐旱的植物。采用自然式配置方式,力求天然,植物景观以绿色为基调,适当配置夏季观花植物。
上层: 栾树+ 油松+ 侧柏
中层: 荆条+ 小花溲疏+ 胡枝子
下层: 景天类
优秀植物配置举例二
J区:近水体、环境潮湿的平地或微地形内,选择中度耐水湿树种,多采用自然配置方式。
上层: 栾树+绦柳+水杉
中层: 绣线菊属+红瑞木+迎春
下层: 玉簪
功能分析
人与生态
参考文献
董丽, 胡洁, 吴宜夏.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J]. 中国园林, 2006, 22(8):34-38.
陈肖丽, 付群, 彭惠雯. 生态体育园功能分析与功能定位研究——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例[J]. 四川体育科学, 2016, 35(3):84-87.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态廊道桥设计方法分析_杨依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