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史学习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张月石
1 教育起源于人类劳动的需要,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便有了教育。
2 学校的萌芽,主要缘于两个方面的原因:a 教育的分化;b 文字的产生。
3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主要有两种:“成均”、“庠”。
4 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
5 西周的政治体制史称“世卿世禄”。
6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7 西周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宗旨是:“明人伦”。
8 西周的学校大致可分为国学和乡学。
9 “五学”是指: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
10 “六艺”有“大艺”和“小艺”之分,“大艺”指:礼、乐、射、御;(大学课程)。“小艺”是:指、书数(小学课程)。
11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镏篇》。
12 “六艺”起源于夏代。
13 “六艺”中的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仪规范
乐------内心情感修养
射------射箭技术
御------驾驭马拉战车技术
书------文字
数------算法
14 “四民”是指:“士、工、商、农”,其中的“士”为“四民”之首。
15 首昌“有教无类”的是孔子。
16 荀子不仅是儒,法合流的关键人物,也是总结诸子百家的第一人。
17 “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结束于秦统一六国。
18 稷下学宫是我国战国时期齐国的管办学堂。稷下学宫是由管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学校。
19 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规》。
20 “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孔子所编。
21 “素丝说”的提出者是墨子。
22 被称为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是墨子。
23 提出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是墨子。
24 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作用的思想家是孔子。
25 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
26 提倡“学而无忧则仕”的是孔子。
27 “五伦”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8 被宋明理学家奉为“亚圣”的是孟子。
29 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
30 “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孟子说的。
31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的提出者是孟子。
32 荀子把儒分为“俗儒、雅儒、大儒”三个层次,把培养“大儒”作为教育目的。
33 提出“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是荀子。
34 提出“性恶论”的荀子。
35 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的是墨子。
36 提出“绝学无忧”的是道家。
37 提出“兼爱观点”的墨家。
38 倡导“耕战”,“禁诗书”,以“洁为教”的思想是法家。
39 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孟子。
40 《乐记》是我国古代关于音乐教育的专著。
41 《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
42 《中庸》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学习过程具体化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步骤。
43 《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
a 教学相长,b 尊师重道,c 藏息相辅,d 豫时孙摩,e 启发诱导,f 长善救失。
45 《学记》是一篇教育专著,与《大学》相表里。《大学》重在阐述教育之纲领,其着眼点为教育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关系。《学记》则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
46 董仲舒的《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三大文教政策:独尊儒术
兴太学
重选择
47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他认为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素质。他明确提出了“性三品”说。上品:圣人之性;
中品:中民之性;
下品:斗筲之性。
48董仲舒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三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49王充的“性三品说”。
王充认为人性并非受命为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他把人性分为三种:
中人以上
中 人
中人以下
50王充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
鸿儒(最好)
文人
通人
儒生(最差)
51 隋朝出现了国子监,实行了科举制度。
52 《五经正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官府颁布的经学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