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第四届环亚国际ag88科学技术成就奖
关于“第四届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
评审结果的公示
2012年度“第四届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推荐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我会共收到推荐该奖的10名候选人材料。
根据《中国作物学会奖励章程》的规定,现将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出的本届三名建议授奖人程式华、张新友和张洪程的主要业绩进行公示。
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的建议授奖人持有异议的,应当以书面方式向我会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了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加盖公章或签署真实姓名。我会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异议人身份予以保护。匿名、冒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单位:中国作物学会办公室
中国作物学会
2012年9月17日
附件:“第四届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 三名建议授奖人的主要业绩。
程式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主持或参加完成的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主持育成国家和省级审定杂交稻品种20个,累计推广5000余万亩;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成就与贡献:1、创新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超级稻协优9308选育”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是首个获国家科技奖的三系超级稻品种;“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及应用”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是该年度作物领域的唯一一项发明奖。“超级杂交稻育种创新团队”2008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2、 以“浙辐802”为遗传背景,创建国际上第一套籼型形态标记等基因系,所携带的27个标记基因现已全部被克隆。“水稻重要种质创新与应用”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3、发现温度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成果被列为我国具独创性和突破性的基础研究重大成果,“湖北光周期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机理研究”,获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参加人)。4、组织协调全国水稻科研大协作,为我国水稻连续8年增产作出了贡献。张新友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花生的遗传育种研究。作为主持人或主要育种人培育花生新品种28个,高油、早熟、抗病育种的成效尤为突出。培育的豫花7号、豫花15号、远杂9102等成为我国北方花生区主导品种,累计推广1.05亿亩,有力推动了生产发展。野生种质研究利用取得重要突破。一是系统研究了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及一些重要野生种的细胞遗传基础,提出相互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该属染色体组分化的重要机制,为理解花生属演化史和科学利用野生种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研究建立了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创制出一批优异新种质或新品种,育成的种间杂种品种远杂9102 “在国际花生远缘杂交育种中居领先水平”(专家鉴定评语)。系统研究了花生产量、抗性及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建立了相应的遗传模型;率先构建了花生栽培种的遗传连锁图谱,筛选出与上述性状相关的DNA分子标记,向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建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建立了花生高效植株再生体系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使不定芽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均达到80%以上;构建并成功转化了ahFAD2基因的RNAi载体,为规模化遗传转化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科技著作8部;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中原学者等荣誉。
张洪程 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作物栽培耕作学教学、科研与推广。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在栽培耕作精确化、轻型化、机械化及清洁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主持建立了江苏不同农区与少免交替、定期耕翻轮耕新体制相配套的作物简化、省力、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率先揭示了水稻抛秧高产规律,建立了适应不同种植制度的小、中、大苗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南方应用近亿亩,取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主持研究集成的以群体定量诊断、密肥水定量管理为核心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促进了栽培由定性为主向定量化转变的跨越。建立的“标秧—精插—稳发—优中—强后”的机插水稻高产模式,突破了多熟制下机插稻高产技术瓶颈,为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已获国家发明等专利4项、在申请4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著作16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值得信赖的航班信息-OAG.PDF
- 做个精明IT人.PPT
- 做好准备迎接未来-MoE.PDF
- 做好全科医师CME.PPT
- 健康未成年人群干化学法血清酶水平分析-循证医学.PDF
- 储层随机建模方法在细分沉积相中的应用-天然气地球科学.PDF
- 催化干气制乙苯技术工艺进展-催化学报.PDF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PPT
- 像个长跑运动员摘自中国儿童报第1684期此童谣反映了地球.PPT
- 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PPT
- 2025至2030中国钢轨用轻质复合材料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对薄荷3,8二醇(PMD)行业细分市场及应用领域与趋势展望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弹道头盔行业细分市场及应用领域与趋势展望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2,6二羧基吡啶市场前景规划及未来运营现状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玻璃温度计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地形感知和警告系统(TAWS)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发电技术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多离子束显微镜行业细分市场及应用领域与趋势展望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储能技术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