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骨症的X线表现与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氟骨症的X线表现与诊断

? ; ;一、氟骨症的基本X线征象 (一)骨质硬化 骨质硬化是骨量增多的总概念,可有五种X线征: 1.砂砾状骨纹:最轻的变化是骨小梁交叉点骨质增多,骨小梁由均匀的细网状纹理变成细小的砂砾状、颗粒状结构。 2.骨小梁变粗、密,骨小梁表面有新骨增多而变粗,骨纹呈粗布状,粗密网状结构。 ; 3.骨斑形成:在骨小梁有新骨附加而变粗的同时,骨小梁交叉点也增大,以致增生的骨质融合成片,X 线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骨斑。严重者骨小梁粗密融合,变为致密骨结构,表现为牙质样结构。 4.骨纹细密、融合,骨结构模糊,骨密度均匀性增高。 5.少数病人骨外膜缓慢增生,表现“粗骨症”或“双框征” ; (二)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为骨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按骨结构分为: 1.均匀性骨质疏松,骨小梁普遍变细、变小,分布均匀,皮质变薄。 2.骨纹稀疏、粗疏,骨纹变乱、模糊。 氟中毒发生的骨质疏松不是氟中毒所特有的,因此,在氟中毒病区凡有骨质疏松必需伴有骨间膜钙化,才能诊断为氟骨症。 ; 实际工作中,X线征象除严重者外,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是不能严格区分的。因此,WS192-1999氟骨症X线诊断标准,修订了1992年四型、四度法-疏松型、软化型、硬化型和混合型,而直接定为I、II、III期,不再分型。 ; (四)骨间膜、肌腱、韧带骨化 氟中毒病人的前臂、小腿骨间膜骨化重病区发生率在70%以上,是X线诊断氟骨症的重要指征。肌腱、韧带钙化,常见脊柱、骨盆、四肢肌腱、韧带附着点,不过这些征象不是氟骨症所特有,椎体的骨刺增生,实际上也是韧带骨化。脊柱韧带骨化,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脊柱退行性变、弥漫性骨质增生症等均可见到。 ; 前臂、小腿骨间膜为坚韧的纤维膜,肌腱韧带为坚韧的纤维束,具有纤维软骨的特性,因此它们的钙化是纤维软骨化骨的前奏,而不是单纯的氟化钙的沉积。X线所见韧带的钙化,实际上骨化已经开始,而且骨是主要成分。肌腱韧带骨化越突出,骨的结构越明显。在大的肌腱附着处如膑韧带、前臂伸肌???、椎旁韧带等处增生的骨膜也参与韧带骨化,椎体缘骨刺增生和骨桥形成也是由椎间韧带的纤维软骨增生、骨化与椎体骨膜新骨融合构成的。 ;; 1.四肢长骨生长障碍线:X线表现为横行致密线,最早见于干骺临时钙化带下成骨区,随骨的生长移向骨干,少者数条,多者十几条,条数代表间歇性生长的次数,发生一次留下一个痕迹,线的距离代表间歇性生长发生的时间间隔。 ; 2.干骺端疏密相间的层状生长:儿童氟骨症在长骨干骺端、髂骨翼、髋臼、坐骨结节等处,有硬化和疏松相间的层状生长痕迹,一般2-3层,多数可达数层。层状生长痕都从先期钙化带下开始,先硬化而后疏松者多见。干骺端疏松带的形成是骺板软骨散在的肥大细胞成熟障碍钙化不足,因此,干骺端先期钙化带骨小梁稀少,构成X线所见的疏松带。骺板软骨肥大细胞广泛损害,基质不能钙化,软骨成骨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时,则激起骨髓血管旁细胞增生,分化为大量骨母细胞,在干骺端形成紊乱的骨组织而成致密带,此时疏松带即移向干侧。; X线所见干骺端层状生长,说明氟中毒在骨的发育过程中,可以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软骨内成骨障碍,也就是说,当骺板软骨有散在的成骨障碍时,干骺端形成疏松带,当骺板软骨有广泛的成骨障碍时,骨髓紊乱的膜内成骨形成硬化带。软骨内成骨得到部分改善后,又继续进行不全成骨,又构成疏松带,而原来的致密带则移向干侧,如此反复进行,即构成疏密相间的层状生长,层状生长征象并非氟骨症所特有。 ; 3.同心圆性生长痕:扁骨及不规则骨的层状生长表现为同心圆性生长,见于椎体、骨盆,椎体的轮廓中可见到一个密度相同或不同的小椎体轮廓;髂骨翼上可见到多层同心圆生长障碍线有的达6层之多;髋臼上可见到幼儿时期的髋臼痕;坐骨中可以见到较小的坐骨皮质痕。这些改变统称为“骨中骨”。重病区发生率30%以上。 ; ;二、氟骨症X线的诊断标准 (一)I期(早期):具有下列征象之一者 1.砂砾样或颗粒样骨结构。 2.前臂骨间膜骨化幼芽破土状或波浪状。 (二)II期(中度):具有下列征象之一者 1.骨小梁细密、粗密、粗布纹状,部分骨小梁融合或粗骨症。 2.前臂或/和小腿骨间膜骨化突出。 3.肘伸屈肌腱骨化突出,有关节退行性变。; (三)III期(重度): 具有下列征象之一者 1.骨质呈象牙样(Marble bone)或广泛骨小梁融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