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 苏教版.docVIP

【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 苏教版

《夏》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迸发(bènɡ) 逸致(yì) 急促(cù) B.磅礴(bánɡ) 烘烤(hōnɡ) 主宰(zǎi) C.贮满(chù) 崩紧(bēnɡ) 沸腾(fèi) D.匍匐(pū) 黛色(dài) 澹澹(d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比喻喧嚣嘈杂) B.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 C.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表明特征的记号) D.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柔和优美的舞蹈) 3.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 (2)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 (3)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 4.综合性学习。 学完本文后,班级决定举办一次以“我爱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句式仿拟。 仿照示例,然后任选“春、夏、冬”中的任意一个季节写一句话。 例句: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 仿句: (2)诗坛品香。 请写出下列古诗句中相对应的季节。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 (3)你说我说。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是作者的真知灼见。那么你是怎样看待夏天的?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答: 二、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夏 天 汪曾祺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聒聒聒聒”很吵人,喂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