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史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史课件

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史 ①源于佛教 《南史》中关于盘花的段节,“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另外佛经中也确有供花的条文佛经和魏书中都有“花供养”的记载。佛教供花有三种形式:皿花、拈花和散花。 ②源于民间风俗   这是广义范畴定义的,是从手持花和佩戴花开始的。把花作为护身符,驱魔祛邪。晋人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五代前蜀 贯休 禅月心缘 唐 卢楞迦 六尊者像册 日本花道中最主要的流派 1、池坊流 2、小原流 3、草月流 西方风格插花特点   1.用花数量比较大,有花木繁盛之感。一般以草木花卉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菖兰、菊花、马蹄莲和月季等。 ?   2.形式注重几何构图,比较多的是讲究对称型的插法,有雍容华贵之态。常见形式有半球形、椭圆形、金字塔形和扇面形等大堆头形状,亦有将切花插成高低不一的不规则变形插法。 ?   3.色彩力求浓重艳丽创造出热烈的气氛,具有豪华富贵之气。花色相配,较多采用一件作品几个颜色,每个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彩色的块面,因此有人称其为色块的插花;亦有将各色花混插在一起,创造五彩缤纷的效果。 ? 东方风格插花特点 ?   1.使用的鲜花不求繁多,只需插几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造型较多的使用青枝绿叶来勾线、衬托。常用的枝叶有银柳、十大功劳、火棘、八国金盘、棕榈和松树等。 ?   2.形式是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和变化,崇尚自然,简洁清新。造型构图讲究丽姿佳态,达到虽有人作,宛如天成之境。或似幽静绝妙的风景小品,或成一幅折枝花卉图。排列处置就像绘竹那样:“只需三两杆,清风自然足”,要求删繁就简,并确立了三大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方法,高低横斜遵循一定规则,但又不拘成法。 ?   3.插花用花朴素大方,清雅绝俗,一般只用两至三种花色,简洁明。对色彩的处理,较多运用对比色,特别是花卉利用容器的色调来反衬,同时也采用协调色。这两种处理方法,通常都需要用枝叶衬托。 ? 第四节 插花艺术的现况 插花的形式与风格相互融合 插花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广 插花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国际插花交流活动频繁,组织网络化 (一)瓶花为主流花形,并有厅堂花与书斋花之分。厅堂花多为隆胜的理念花。如十全瓶花,用十种花材,象征十全十美。 右图引自王莲英、秦魁杰编著《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明代中期,文人花盛行,形成中国插花特有风格 。右图作品以梅、松、山茶、水仙、灵芝为花材,不重色彩,而以枝干造型为主,格高韵胜,属文人插花。 右图引自王莲英、秦魁杰编著《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文人花 以清韵脱俗为主,花材常只一种,多则两三种。选取有点、线机能的花木为素材,枝条流畅利落,对色彩不太注重,形式多变,高洁清雅,不尚豪华,追求中国书法和绘画之虚灵与线条之飘洒流畅的美感,由此形成中国插花特有的风格。 六、清代的停滞衰微期 公元1644-1911年,清代初期和中期,花市仍十分兴旺,对花的鉴赏不逊于明代,插花技艺也有很大提高。但后期日渐沉沦。 花市兴盛,并具有现代商业形式的“花券”流行 对花品评既有理智的判断,也有神格化的癖求。张潮:赏梅令人高,赏兰令人幽,蕉与竹令人韵……。 插花技艺大有提高,开现代插花之先河。沈复提出“起把宜紧”、“瓶口宜清”两个技巧诀窍。并自创了最早的“剑山”。 七、20世纪80年代的复苏和发展 中国插花艺术经历了清末的萧条,有沉寂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园艺事业的发展,才得以复苏并迅速发展起来。 二、??日本插花艺术简史 日本花道起源于中国。最初在唐代由佛前供花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由使者小野妹子传入,并由此创立日本第一个插花流派“池坊流”。其后插花在僧侣中流行。 14世纪,插花步入宫廷、武士、贵族之家。并由供花变为赏花 15-16世纪,是日本插花大发展时期。出现生花、投入花、盛花、自由花等花型。并产生众多流派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插花出现两次低潮 二战后日本插花逐步走向世界 第二节??西方插花艺术简史 西方式插花源自古埃及。其后,由埃及首先传至希腊、罗马,进而传至荷兰、比利时、丹麦、英国、法国。 14—16世纪文艺复兴后,插花艺术摆脱宗教束缚,插花类型多样化,瓶花、花束、花篮、果盘等成为室内陈设和社交活动的常用品。并初步形成几何型大堆头式风格。 17-18世纪,随航海事业发展及战争、贸易往来,各地花材得以广泛交流,促进了园艺的发展。大量园艺书籍出版,促进了园艺与插花知识的传播。顺应服装装饰需要,胸花应运而生。 19-20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期,为英国昌盛时期,花卉中心移至英国,铁丝使用很普遍,西方插花逐渐系统化、理论化。 荷兰花卉发展自15世纪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