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演示稿.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演示稿

一、记叙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复习 考查内容:读懂文章,能解释、说明、概括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中心意思,分析写作方法,明了作者的意图及感情,并进行初步的评价和赏析。 题型特点: 以主观题为主的综合题型,多数题目的答案要用文字来表述,答案不追求惟一性和标准性,要求“意思对即可”;同时各地的开放性试题也日益增多,成为一种新颖的题型,也越来越被重视。 命题规律:从命题规律来看,主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考查: 1、对记叙文要素、顺序、详略的分析理解。 2、对文章、层意、段意的概括。 3、对文章、段落的结构分析 4、对文中表达方式的辨别与理解。 5、对词语的意思、含义、表达作用的品析。 6、对句子的意思、含义、表达作用的品析。 7、对文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 8、对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欣赏。 9、感受人物,分析事件,领会主旨。 10、进行与文章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述。 这些是记叙文阅读命题的最为常见最为基础的角度,几乎所有的题型创新都不离开这些角度,所以这也是记叙文阅读复习的基本内容。记叙文的阅读复习,首先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进而学习解题的思路与技巧。 一、识记、理解记叙文体常识 1、概念 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 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 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 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 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理解概念 1、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 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 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抒情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议论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角度 站在作者或文章内容中出现的人物的方位上予以辨析。 直接(正面) 直入正题,以当事人的身份描述人物或事件。 间接(侧面) 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 3、顺序 按照叙事的先后过程,予以确定。 顺叙 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一直叙,先始后终的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倒叙 以回忆的形式,先叙述发生过的时间或事件的结果,然后承接上文,再叙述正在发 生的事件或事件的起因。 插叙 在顺叙事件的过程中,中间插入与正文事件密切相关的内容,对正文内容作出必要的补充。 4、线索 行文中,串联起各个事件或贯穿全文始终的事物或作者的情感。 物线 在文中多次提及或重复出现的事物。 情线 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及其变化。 (三)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1、 快速阅读全文,大致把握文章内容。 2、 审清文题,明确所问。 3、 回顾所学,正确解答。 4、 辨清题型,文章答案文章找。 4、开放型试题 (1这类试题的特点是答案多元化,一般不设惟一答案,允许和提倡答题者有个性化的认知。所评论的问题大多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在方法、技巧上还应该注意适当的点拨。 ①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即尽量客观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其作用和影响。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事物的本质、主流。 ②注意抓住要点,一语中的,可以分为几点来讲,这样会显示思路的清晰;但不提倡面面俱到,尤其是脱离重点的泛泛而论。一般来讲,评论不宜过长,要考虑时间、篇幅等因素。 ③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明,它不同于仿写,不必刻意追求文采。 (2)心得体会类 这类试题的解答,要注意命题者所设定的具体要求,然后紧密结合阅读材料谈体会,谈所受到的启示。另外要注意确定切入点、即在要求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体会真切、认识深刻的一点来谈。 (3)联想、想象类 这类试题的特点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