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文化商业街案例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文化商业街案例研究

四、国内外文化商业街案例研究1. 调研说明国内外许多城市的文化商业街都是名声赫赫的百年老街,见证了历史的沧桑,留下了时代的烙印。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经济重心的转移,这些传统商业街非但不复往日的繁华,更面临衰败的危险。为此,它们的改造与再开发成为城市空间内部调整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热点,担负着带动旧城区复兴的重任;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区伴随着市场需求、城市建设的变化,形成了新兴的文化商业街。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涉及众多的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对国内外的案例进行研究,为琉璃厂文化商业街的规划提供科学指导。鉴于琉璃厂的改造、提升需要从市场、产业、民族文化、传统商业改造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我们对国内外商业街案例的选择也是从这几个角度出发,探寻商业街改造多方面的经验对琉璃厂发展的启示。2.国内文化商业街案例研究案例1 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区——从市场到产业的成功经验(1)基本情况概况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区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南路潘家园地区。以全国知名的古旧物品市场——潘家园旧货市场为核心,汇集了相当数量的从事古玩艺术品经营的产业实体,包括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华声天桥民俗文化市场、北京古玩书画市场、正庄国际古玩城、兆佳朝外古旧家具市场、中古商国际收藏品俱乐部等等,是目前北京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档次最全的艺术收藏品集聚区。这些实体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股份制企业及民营企业,企业间关联度相对较高,链条相对完善。据统计,潘家园及周边地区八家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建筑面积11.96万平方米、经营面积7.4万平方米、经商人员1.5万人、摊位数量5400多个、年交易额19.23亿元、年交税费1034万元、日客流量9.9万人、境外客流2.4万人。主导企业潘家园旧货市场和北京古玩城是潘家园地区极具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朝阳区政府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市场是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占地4.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主要经营古玩杂项、书刊字画、现代收藏、古典家具。经商人员近万人,涉及十几个省市和十几个民族。成交额每年高达4亿至6亿元,管理收入在1000万元左右。潘家园旧货市场以其浓郁的民间文化特色成为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外国政要和大批海外游客来此游览购物,日客流量高峰时达六、七万人。2007年,潘家园旧货市场被认定为“北京市著名商标”。北京古玩城隶属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北京首都旅游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古玩城是目前国内影响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拥有560余家经营商户,在白玉、水晶、寿山石、鼻烟壶、古旧地毯、佛像等十余类商品经营上保持全国领先优势。如今已经形成拥有258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商户约550家的巨大规模。2006年,北京古玩城对外公布的交易额为25亿元人民币,年租金收入已达3500万元。品牌展会“潘家园全国徽章及现代收藏品展览交易会”和“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已成为古玩艺术品交易的知名展会。由潘家园旧货市场创办的“潘家园全国徽章及现代收藏品展览交易会”,吸引了北京、上海以及港澳地区等海内外的现代收藏品“精英”、“大家”,已成为现代收藏品行情价位的晴雨表。由北京古玩城创办的“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古玩艺术品专业展会。 (2)发展历程十多年前的潘家园只是个杂货市场,商贩全是沿街摆摊叫卖,后来渐渐地古玩收藏品成了主流,名声不断增大,不仅吸引了普通爱好者,专家、学者、海外宾客也闻名而来,于是各路卖家从街头走进大棚, 1992年,随着市场需求愈发强烈,潘家园旧货市场成立。1995年施行了“双休日”制度,使其更具人气。1995年至1997年,政府对它进行了规范管理和引导发展,潘家园街道办事处分两次投资了350万元建造了现在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于是地摊从街头走进大棚。经过几次改造,市场面积进一步扩大,后又建起了仿古建筑的店面,形成地摊式与店堂式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同期,毗邻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古玩城开始兴建,接着是兆佳朝外古典家具市场,潘家园商圈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陆续有北京书画城、程田古玩城、天雅古玩城、中古商国际收藏品俱乐部等多家收藏品市场等入驻,国内许多罕见的古玩品类均荟萃于此,古典文化的商业氛围十分浓厚,成为全国著名的“潘家园古典文化商圈”。(3)成功经验如果说昨天的潘家园在人们的印象中,还只是个淘换旧货、古玩的地方,鱼龙混杂、真假难分,谈不上品位与规模。那么今天以“古典文化商圈”的名头呈现出的潘家园,已改头换面,成为媲美中关村的产业园区。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是1)从特色市场向特色产业商务中心转型潘家园和北京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