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饿了么”的自律“饥饿症”
今年央视3?15晚会,“饿了么”成了第一个中枪的靶子,根据晚会曝光,饿了么存在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照片,甚至默认“黑作坊”入驻的行为。一时间,饿了么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受到大众质疑。
暴饮暴食之下导致肠胃不适
平心而论,饿了么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成功案例。在数次创业大赛中,饿了么凭借独特的外卖O2O线上订餐业态得到主办者的青睐,总共获得45万元的创业奖金。此后又吸引海内外风投数次投资,总融资额超过10亿美元。这在中国大学生创业史上算是十分风光的。
饿了么从当初几个送外卖的“二道贩子”,发展到团队规模超过2000员工,坐拥加盟餐厅18万家,日均订单超过100万单,业务覆盖全国近200个城市。
极速的扩张,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线下加盟店的资质。饿了么的“店小二”们出于自身业绩考虑,见利忘义,在招揽线下加盟订餐的实体店时,疏于审查,或者干脆帮助造假,十几分钟内就能获得批准,并允许注册,上传店铺照片,有一些“黑心店”便浑水摸鱼,混入其中。
据一家媒体记者伪装采访,网名为“食速达”的商家,在饿了么网站上显示的场景是,菜品色泽艳丽,厨房不锈钢灶具洁净透亮。而实体店的厨房却是昏暗狭小的制作间,墙上、灶台上、饭锅上到处是黑乎乎的油渍。老板娘刚刚从外面买来的火腿肠,用牙咬开外包装就直接分切配到炒饭中。掉进脏东西的饭盒,在桌上磕打一下,就直接装饭,而盛饭板直接放在全是污渍的锅盖上。这样的作坊,受到媒体曝光,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往深处究,网上订餐这样的业态,其核心竞争力不是太强的,进入门槛低,可复制可模仿,只是凭借网点密布来支撑。几年来竞争对手美团、百度外卖从未消停过,对饿了么紧追不放。而且饿了么的盈利并非依靠外卖抽成,而是主要依赖加盟店的服务年费。为了抢地盘,摊大饼,争取市场份额,饿了么只有拼命扩张线下实体店。
“饿了么”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饿汉,饥不择食,逮到食物就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之下,又导致肠胃不适,胸闷气急。从而让一些“黑心店”有机可乘。
去年,某媒体采访饿了么CEO张旭豪时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不觉得你多少应该扮演一下弱者或挑战者的角色吗?”张旭豪回答:“不,现阶段,我们应该扮演的是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角色,至于未来,饿了么将是千亿级美金的公司。”
3?15晚会之后,回过头来再品味一下张旭豪“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自我评估,觉得多少有点讽刺色彩。
商人的血液里天生流淌的是逐利的“基因”,当怀揣梦想的4个大学生经过资本的熏陶和洗礼,曾经的良心坚守化为漂亮的口号,商业操守发生动摇,甚至土崩瓦解。即便造假不是有意为之,在美团、百度外卖的夹击之下,在饿了么自家“店小二”们的裹挟之下,身不由己地虚构繁华,制造人气,追逐利润。
需要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第三方网络订餐市场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业态,早期发展狂野,粗放式圈地盘,政策法规往往滞后,缺少对网络交易平台的明确规定,以至于平台在早期对线上商户运营资质的审核、证照采集等工作并未一步到位。
而尽管近年来,上海等地监管部门已经对网络订餐平台多次约谈,出台送餐标准指南等一系列监管意见,并开放政府监管数据的接口,但庞大的市场需求让监管者略显单薄的身躯难以掌控局面,饿了么等外卖网上订餐企业的自律精神更显得苍白。一边是监管力度逐渐加强,一边是网络订餐平台上的“黑心店”伪装手法不断翻新,“阴阳地址”“多店一证”“僵尸复活”等线上餐厅乱象丛生。
危机也蕴藏着转机
好在3?15晚会对饿了么击一猛掌,使其惊醒过来,迅速采取危机公关策略。
3?15晚会当晚,饿了么官方网站公开发布道歉信,在监管部门约谈后,饿了么官方回应称已经紧急成立调查组,下线涉事餐厅,并核查全国范围内餐厅资质。3月16日,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再度以公开信的方式表示:“公司在资质审核和管理环节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问题”,表示将积极完善互联网餐饮产业链的监管流程,让公众重拾对网络平台餐厅的信心。
作为重要整改举措之一,饿了么将和360公司联手打造“明厨亮灶”工程,双方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将饿了么旗下餐厅后厨透明化,全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打造成“可视、可感、可知”的“阳光厨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危机也蕴藏着转机,重新洗牌也意味着新生。饿了么被媒体暴露出问题,也是平台自身完善的契机。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回过头来检视原因,汲取教训,吃点“消胀片”,整饬线上乱象,让肠胃腾出点空间。而这其中,自律精神当是一个自我完善的动力。
企业的自律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市场风云中逐渐养成的,是挫折之后的反思,是继续生存发展的道德宣示,更是遵循市场诚信原则的自我完善。在自律精神规制之下,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