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董仲舒在儒学史上的地位——以一种“同情之了解”的立场.pdfVIP

也谈董仲舒在儒学史上的地位——以一种“同情之了解”的立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l2卷 第 5期 衡水学院学报 Vo1.12,No.5 2010年 lO月 JournalofHengshuiUniversity 0ct.2010 也谈董仲舒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以一种 “同情之了解”的立场 宋 立 林 (曲阜师范大学 孔子文化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摘 要:董仲舒在中国儒学史上处于关键地位,即儒学在由原始儒学向汉代儒学转变的关口,亦即儒学由私学上升为官 学的关口。但是历代学者对其评价有着极大分歧,尤其是近代以来更是如此。新儒家基本忽视或否定了董子的历史地 位,更有学者对董仲舒将儒学的 “政治化” “宗教化”予以批判和否定,这都是失之偏颇的。我们应当以一种 “同情之 了解”的立场和态度来反思和重估董氏之历史地位,肯定其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董仲舒;政治;儒学分期;历史地位;同情了解 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0)05.0022.07 西汉董子仲舒之于 2500年的中国儒学史上之地位 篇》)而其所谓 “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 十分关键、弥足重要。他处在儒学由原始儒学到汉代儒 舒”,更可见其对董子推崇之至。 学转变的关口,而此关 口亦正是儒学由私学上升为官学 然而,至李唐时期,韩愈倡 “道统”,仲舒之功绩 的关 口。 已被抹杀。试看其道统之绪: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 纵观 2500年的儒学发展史,吾人可获得数点启 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 迪,略陈如次:一,儒学为中国文化之主干,影响深 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苟 远;二,儒学乃开放之系统,故能历久弥新;三,儒学 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而柳宗元更以其 与政治为一对矛盾,故千年纠葛;四,儒学为社会教化 无神论对董子予以批评。及至天水一朝,儒学复兴,濂 学说,成人文化成之功业;五,儒学之复兴,必须应对 洛关闽之学兴,大倡道统说,尤以孔曾思孟为统绪。不 现实社会之需要,进行转化性创造。 过,其时朱子仍以董子为 “醇儒”。程朱学者黄震亦有 而此数点其实均与董子有关。儒学之成为中国文化 “汉世之儒,惟仲舒仁义三策炳炳万世”之评语。然 之正统与主流,自与董子及汉代诸儒之努力分不开。董 而,宋儒之道统观念渐入人心,历宋元明清七八百载, 子吸纳诸子思想熔冶成一新儒学,可证儒学之开放性; 至今犹有持此论者,如当代新儒家牟、唐诸先生。而董 儒学在汉代正式登上官学宝座,开始其与政治之纠葛, 子较诸苟子犹幸者,其得从祀孔庙,而荀子则入而复 自又与董氏有莫大关系;而董子承继孔子之业,大倡教 出,两庑之中竟不见其牌位也。而朱子之地位又远上董 化之说,不待言也;汉代儒学复兴之经验,即积极应对 子,得以列位孔庙大成殿十二哲,与孔子十一位弟子 时代与社会之挑战与需求,进行转化性创造也,此于今 并,配享孔子,其荣誉远非董子可比。之所以有此悬 日儒学之能否复兴关系重大。因此,董子之历史地位不 殊,正是道统说之影响也。 容低估。 直至近代今文学复兴,董氏方获至甚高之评价。如 然而,董子之历史地位及后世之评价,却颇显纠 皮锡瑞谓: “孟子之后,董子之学最醇。然则春秋之学, 葛。自然,作为汉代大儒,董子受到历代儒者之褒奖和 孟子之后,亦当以董子之学为最醇矣。” (《经学通论》 肯定。在汉代,如刘向所谓: “董仲舒有王佐之才,虽 四)另一今文学大师康有为更是如此赞许之: “董子之精 伊吕亡以加,筅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汉《 深博大,得孔子大教之本,绝诸子之学,为传道之宗,盖 书 ·董仲舒传》) 《汉书 ·五行志》亦谓: “董仲舒治 自孔子之后一人哉 !” ( 《春秋董氏学》卷七 《传经 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东汉王充则云: 表》)不过,此乃今文经学之门户之见,不足深究。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