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年度中考语文考题汇要线上拓展:7. 《记承天寺夜游》.docxVIP

河北省2017年度中考语文考题汇要线上拓展:7. 《记承天寺夜游》.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2017年度中考语文考题汇要线上拓展:7. 《记承天寺夜游》

PAGE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篇 (一)(沈阳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5 题。(共 16 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 苏 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 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 山子亦矍然⑥,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 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 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 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过.岐亭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适见.焉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问余所.以.至此者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4.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5.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 别是什么?(4 分) (二)(临沂中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6~9 题。(共 13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 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 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月色入户. (2)盖.竹柏影也 (3)止.午、未、申三时 (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安可为俗士道哉! 8. 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 同?(5 分) (1)写月语句: (2)描写方法: 9. 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 分) 答案:(一)1. (1)于是,就。 (2)一同,共同。 (3)缘故,原因。(每小 题 1 分,共 3 分) 2. B(3 分) 3. (1)(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便)高兴地动身出门。(译对“欲” “欣然“1 分,译对大意 1 分。共 2 分) (2)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他)为什么在这里?(译对“故人”“何”1 分, 译对大意 1 分。共 2 分)(共 4 分) 4.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每处 1 分,共 2 分) 5. ①苏轼:被贬官;(1 分) 方山子:“不遇”。 (1 分) ②苏轼:寻友、赏景;(1 分) 方山子:隐居。(1 分)(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二)6. (1)门。 (2)原来。 (3)仅仅,只是。 (4)美妙。(每小题 0.5 分,共 2 分) 7. (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译对“但”“闲人”1 分,译对大意 1 分。共 2 分) (2)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译对“安”“道”1 分,译对大意 1 分。共 2 分)(共 4 分) 8. (1)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 分) 乙文:月影尤 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1 分) (2)甲文: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 (2 分) 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1 分)(共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