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孟子》思想概说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思想概说课件

7、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可参照“养气成德”部分。 孟子进一步解释说:“诸侯危社稷 ,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尽心下》) 诸侯无道,危及国家的生存,又不听劝谏,则当更立贤君。土谷之神有保障天下风调雨顺、为民御灾去患之责;国君对其已祭祀尽礼,仍旱涝不止,就应撤换土神、谷神。在孟子看来,国君与土谷之神都可以“变置”更立,惟有民不能失去,所以民为至重,是立国之本。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肯定了人民的巨大作用和历史地位,明确了君民二者的关系,是对前人重民思想的重大突破,在历史上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开反君主专制的先河;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孟子超越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居于先进的地位。 (一)主要观点 1、孟子反对霸政,主张施行仁政。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译文】孟子说:“依靠武力假借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有大国为基础;依靠道德施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有大国做基础——商汤凭七十里(创王业),文王凭百里见方称王。靠武力使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足(反抗);靠道德使人服从,是心里高兴而真心服从,就像七十二弟子敬佩孔子那样。《诗经》上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就是这个意思。 2、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一之’”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3、即使国家小,只要施行仁政,就可以称王天下。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tǐng)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译文:孟子答道:“(国家不在大,)只要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可以实行王道。大王你如果能够 对民众实行仁政,减免严刑酷法,减轻苛捐杂税,督促百姓深耕土地,抓紧时机清除杂草;青壮年人还在农闲的日子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侍奉父兄,出外侍奉尊长,就能使他们哪怕是拿起木棒也足以打败秦楚的坚甲利兵” 4、养民 (1)要制民恒产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 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 观点提炼: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财产,才能操守道德,最主要的是要让百姓拥有土地。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滕文公上》 观点提炼:井田制的土地政策 (2)使民以时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梁惠王上》 观点提炼: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是要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反对滥捕乱伐,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 (3)取民有制(什一税) 1、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梁惠王上》 即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 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滕文公上》 2、他把“什一之税”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一的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 他列举当时赋税繁多的情况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滕文公上》(贡,助,彻都是收取税收的意思) 5、教民,教民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 “善政不如善教之。善政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