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血管病(总论及脑梗塞)课件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二、发病概况: CVD死亡率占所用疾病的10%,是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发病率:109.7—217/10万。 患病率:719—745.6/10万 死亡率:116—141.8/10万 性别比:1.3—1.7:1 年龄:45岁明显增加,65岁以后更明显 地域:北高于南,西高于东 致残率:50-70﹪ 视频 三、分类: 按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分类如下: Ⅰ.颅内出血 1.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出血 3.硬膜外出血 4.硬膜下出血 Ⅱ.脑梗死 (颈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 1.脑血栓形成 2.脑栓塞 3.腔隙性梗死 4.血管性痴呆 1.颈内动脉系统 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即额叶,颞叶,顶叶及基地节的血液 2.椎-基底动脉系统 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即枕叶及颞叶内侧,丘脑、小脑、脑干等 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两侧大脑前动脉由前交通动脉互相沟通,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由后交通动脉互相沟通,在脑底形成脑底动脉环(willis环) 五、脑血管病的病因: 1、血管壁病变:多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2、心脏和血液动力学改变: 3、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4、其它:空气、脂肪、癌细胞等栓子,血管痉挛等因素。 六、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1、高血压 2、心脏病 3、糖尿病 4、TIA和脑卒中史 5、吸烟和酗酒 6、高血脂 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8、其他:药物、饮食、肥胖等 七、脑卒中的预防: 1. 一级预防 2. 二级预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一、定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传统的TIA定义时限为24小时.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微栓子学说 2、脑血管痉挛学说 3、脑血液动力学改变 4、脑外盗血和椎动脉受压 三、临床表现 50-70岁老年人多见,男多于女。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病。 TIA基本临床特征 ? 发作性 ? 短暂性,症状24小时内完全缓解; ? 可逆性,症状可完全恢复,一般不留 神经功能缺损 ? 反复性,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 合一定的血管 供应区 ? 年龄多在50岁以上 1.颈动脉系统TIA的临床表现 颈动脉系统的TIA,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发作频率少,且易引起完全性卒中。 ★常见症状: 对侧单肢无力(上肢多见) 或轻偏瘫,可伴有面部轻瘫。 ★特征性症状 ?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朦或失明, 对侧偏瘫。 ?Horn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rner征,对侧偏瘫。 ?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 四、辅助检查 EEG、CT、MRI检查大多正常,TCD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多见于老年人(50-70岁) (2)起病突然,多在5分钟达高峰,症状持续不超 过24小时。 (3)每次发作具有相应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 (4)反复发作。 2、鉴别诊断 (1)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或小卒中. (2)短暂性发作性神经疾病:梅尼埃病.癫痫.阿-斯 综合征 (3)其它如MS,脑膜瘤,胶质瘤,脑脓肿等。 六、治疗 1、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 ①抗血小板聚集剂:如肠溶阿司匹林片50-325mg/d, 噻氯匹定125-250 mg/d,1-2次/d。 ②抗凝药物:如肝素100mg+5%GS500ml ivgtt. Qd 10-20滴/分。或者低分子肝素4000IU, 2次/d, 皮下注射。 ③扩容药物:如低右。 ④频繁发作的TIA:尿激酶 ⑤脑保护治疗:尼莫地平、西比灵 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