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梅毒.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谈梅毒

漫谈梅毒; 《山东省性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报5种性病:淋病、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法定报告的性病:淋病、梅毒 ; 梅毒是一种几乎可以侵犯全身所有器官,而产生多种症状和体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梅毒拉丁文为Syphilis,它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Syphilus。 ; 一、寻宝; 1493年他们从新大陆带回大量的新奇珍品,甚至有可爱的鹦鹉、椰子、玉米、菠萝以及闪闪发光的黄金。同时也带回了一种欧洲人闻所未闻的、肆虐至今的疾病——梅毒。 从此梅毒便横渡大西洋传入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进而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 ; 这批远征军1495年攻入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但是在长期的攻城战的混战中,梅毒迅速在当地居民及驻军中流行起来,由于梅毒的暴发使查理的军队迅速的崩溃瓦解,以致凯旋的士兵尚未回到巴黎便几乎全军覆没。 到了16世纪初期,据说巴黎约三分之一的市民都受到了感染,梅毒在当时的欧洲成为一种可怕的流行病,死亡人数超过一千万,被称为“美洲大陆的复仇”。;(一)牛人弗 由于人们发现梅毒跟不洁性交有关因而殊不光彩,法国人讥之为“那不勒斯病”,意大利人则反讥之为“法国病”;此外还有“西班牙病”、“葡萄牙病”,等等。若干年里,笼统的叫法是“新的疾病”。 把“新的疾病”定名为“西菲鲁斯病”且沿用至今的人,是16世纪前期的意大利学者弗莱卡斯特罗。 ;牛人弗莱卡斯特罗; 他的传世之作就是一首以拉丁文写就的“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医学诗之一”——《西菲鲁斯与法国病》。此诗写于1525年,即“新的疾病”大流行过后不久。全诗由三部分组成。 在第一部分,对“新的疾病”作了溯源。诗中写道:“疾病最先从大海那边来,它为前往印度的商旅们以前所不知。”    在第二部分,详尽描述了“新的疾病”的骇人症状。    在最后部分,牛人弗指出世人染上“新的疾病”的原因。; 为了形象地表现自己的见解,他从希腊神话中扯来一位名叫西菲鲁斯的牧羊人,描写了他因为对太阳神阿波罗不敬而受到疾病的袭击的故事情节。 因此倒霉的西菲鲁斯成了“新的疾病”患者的艺术典型,并广为人知,人们将Syphilus改动了一个字母Syphilis 作为该病的名称。 ;(二)入乡随俗 葡萄牙人正式租借澳门在1887年,但他们出没于珠江口却早在15世纪末。1505年,即牛人弗创作其名诗之前20年,中国人在广东首次发现了该病病例; 因此,到了明清以后的我国的医学著作才开始有该病的记载。 新中国成立之前,梅毒泛滥,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发病率高达5%-10%,有些少数民族可达48%,部分地区出现“只见娘怀胎,不见儿出世”的悲惨景象。 ;; 李时珍(1518年—1593年) 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杨梅疮古方不载,亦无病者,近时起于岭南传及四方”。对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易感人群等都进行了精辟的描写。;; 由于认识到梅毒与性交的关系,从1496年欧洲各地的政府和教会开始驱赶妓女,并像对待麻风病人一样对她们进行隔离和控制。 数百年来,人们把汞的0.05%的水溶液当作梅毒的有效消毒剂,并流传下一句谚语:与维纳斯共度一宵就得与汞厮守一世。 1910年,德国医学家埃尔利希在日本学者秦左八郎的协助下,发明了抗梅毒的新药606,被称为“神弹”。; 明朝陈司成提出“解毒、清热、杀虫”的治疗方案,并采用砷、汞为主的“生生乳”治疗,具有实用价值。他是用砷剂治梅毒的首创者。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取缔了妓院,解放失足妇女,对性病进行广泛的普查普治,已于1959年在大陆范围内基本上消灭了梅毒。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的发展,梅毒又在我国死灰复燃。;(一)全国 梅毒长期位居我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数前三位。;剪刀差现象;(二)全省;(三)我市 2004年以来患者1356例 年龄中位数37.0岁 职业分布:农民(47.4%)、工人(10.2%) ;;;;1、认识:疫情管理机构、性病诊疗机构等 2、机制:防治机制、院内转介机制、培训机制(省市县 院内) 3、人员:疫情管理、医务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覆盖面、培训内容(防治知识、报病意识),分工 4、实验室检测能力:检测项目混乱、项目缺失 2012年全市梅毒室间质评参与26家,优秀13家, 2013年参加质评29家,优秀26家。?? 5、现场督导:覆盖面、人员不足 6、治疗 苄星青霉素G 240万u/次 1次/周 3周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