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突发性耳聋2015版指南 阅读
耳科组
徐吉
11-18
指南回顾
1997年《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
2005年《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
背景
时间:2007年-2011年
主体: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
(33家各地区核心耳鼻咽喉科)
基金项目: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07030480056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主要内容:
定义、分型、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查、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定义
72h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 20dBHL。
原因不明:未查明原因。一旦查明,不再诊断。
分型
1.低频下降型
2.高频下降型
3.平坦下降型
4.全聋型
流行病学
发病率:缺乏大样本(国外20/10万,上升趋势)
年龄:中位41岁
性别:无差异
侧别:左侧略多,双侧少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阐明
公认:
膜迷路积水(低频下降)
毛细胞损伤(高频下降)
内耳血管痉挛、血管纹功能障碍(平坦下降)
内耳血管栓赛或血栓形成(全聋)
临床表现
突发听力下降
伴耳鸣(90%)
伴耳闷胀感(50%)
伴眩晕或头晕(30%)
伴听觉过敏或重听
耳周感觉异常(全聋者常见)
心理症状(焦虑、睡眠障碍)
检查
必须:
1.耳科体检
2.音叉、纯音测听、声导抗(含镫骨肌反射)
3.伴眩晕行眼震检查
适当选择
1.听力学:耳声发射、ABR、言语测听
2.影像学:内听道MRI、颞骨CT
3.实验室:血脂、出凝血
4.病原学
5.前庭功能
诊断依据
1.在72h突然发生、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大于等于20dBHL的感音神经听力损失,多位单侧,少数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2.未发现明确病因
3.可伴耳鸣、耳胀闷感、耳周皮肤感觉异常等
4.可伴眩晕、恶心、呕吐
除外:全身(脑卒中、NPC、听神经瘤),局部(MD、OM等)
治疗
依型而定,以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类药物为基础
常用药物:(抗病毒未提及)
激素:全身用药,地塞米松10mg*3d,有效加用2d,无效即停(或口服强的松1mg/kg)
改善微循环、抗氧化:金纳多(银杏叶提取液 105mg加入NS 250ml),连用10d
降低纤维蛋白原:巴曲酶(NS 100ml+10u首剂,后5U每次,定期检测Fbg)
营养神经:甲钴胺针(1针 QOD)
组胺类药物;敏使朗(1# Tid)
离子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2% 10ml加入NS 250ml),适于高频耳鸣
补救措施:
激素局部用药:鼓室注射、耳后注射
高压氧
助听器、人工耳蜗
疗效判定(受损频率的提高)
痊愈:正常
显效:30dB~
有效:15-30dB
无效:~15dB
痊愈率、有效率
预后
1.低频下降型预后较好,全聋和高频下降型预后较差
2.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预后较差
3.发病一开始就全聋或接近全聋者,预后差
4.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预后越好
5.复发主要出现在低频下降型
6.伴有眩晕的全聋型患者预后不佳
自愈率问题
总结
分型
病因
治疗
预后
低频下降型
膜迷路积水
限盐。
30dB 口服:激素+敏使朗
30db 静脉:激素+金纳多
较好,但易复发
高频下降型
毛细胞损伤
激素+金纳多+甲钴胺
(高调耳鸣加用利多卡因)
损失越重、治疗越晚、伴眩晕,预后越差
平坦下降型
内耳血管痉挛、血管纹功能障碍
激素+金纳多+巴曲酶(降低纤维蛋白原)
全聋型
内耳血管栓赛或血栓形成
国内外的差异
1. 激素以口服为主(贵)
2.较少用改善内耳血液流变学类药(贵)
3.就诊流程:全科-耳专科(时常长)
美国2012指南
德国2011指南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