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国古代史课件03.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厦门大学中国古代史课件03

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以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史记·商君列传》 第三章 激烈变革的春秋与战国时期 一、春秋与战国的时代特征 霸权迭兴的春秋时期 《论语·季氏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为什么会出现“霸权迭兴”? *周初分封制的必然结果 *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周礼·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各诸侯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个文化圈 * 周文化圈 * 秦晋文化圈 * 齐鲁文化圈 * 楚文化圈 春秋五霸 《荀子·王霸》: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白虎通·号》: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汉)赵岐《孟子·告子下》注: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宋襄公 楚庄王 《日知录》卷十七《周末风俗》 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 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 定交,士无定主。 尊王 1,《左传》僖公25年: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 2,楚庄王问鼎事件 《左传》宣公3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桀有昏德。鼎迁于商。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 ……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兴灭继绝: 顾栋高《春秋大事记》卷9 “春秋列国不守关塞论” 春秋时列国用兵相斗争,天下骚然,然是时禁防疏阔,凡一切关隘厄塞之处多不遣兵设守,敌国之兵往来如入空虚之境。 《左传·僖公十九年》 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 《孟子·离娄上》 争地以站,杀人盈野;争城以站,杀人盈城。 《史记·六国年表》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 二、孔子: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与《论语》 《史记》卷47《孔子世家》 《论语》 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礼崩乐坏” 田氏代齐: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颜渊》)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儒学是一种关于秩序的学问” 从孔子开始,儒家渐渐脱离了巫师的知识范围,儒家思想逐渐被提升到一个高度,成了一种了不起的关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学说。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点:第一,从仪礼的规则到人间的秩序,更注重“礼”的意义;第二,从象征的意味中,发展出“名”的思想;第三,推寻礼仪的价值本原,进尔寻找“仁”,即遵守秩序、尊重规则的心理与情感的基础。(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孔子的理论思索 从个人、家庭到国家 君道 臣道 中庸 礼 君道 (鲁)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从;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