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师培训专题讲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师培训专题讲座

本节结束语 中医养生的观念,向我们展现了保养生命的基本理念。向人们宣传这些理念,就是初步的健康教育。 除此之外,中医养生师还应该学会辩证和调理身体。 让中医养生文化进入千家万户!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祝大家身体健康! 谢谢! * 世界对“亚健康”的解释: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它是当今人们常见的状态,一般指人体的各项指标正常,但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头痛、失眠、身体过度疲劳、精神委靡不振等。 亚健康的例子: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失眠,便秘,月经失调等等 * 1、扁鹊见齐恒公的故事 2、日本的故事 3、王君尧、傅彪、高秀敏、陈晓旭等的故事 4、灭火的例子:灭是治疗(灭的时候一片狼藉)、预防就是摄养(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 上品:西瓜、冬瓜既是食品,又可药用; 中品:对症下药(治病之药); 下品:有独有副作用,如砒霜,抗生素;不得已才用之药。 疗程?绿豆汤喝一天,能管整个夏天吗? 高科技提炼、道地药材的选材,才能确保保健食品的功效,非一般煲煮可以比拟。(花生-——花生油) * 上品:西瓜、冬瓜既是食品,又可药用; 中品:对症下药(治病之药); 下品:有独有副作用,如砒霜,抗生素;不得已才用之药。 疗程?绿豆汤喝一天,能管整个夏天吗? 高科技提炼、道地药材的选材,才能确保保健食品的功效,非一般煲煮可以比拟。(花生-——花生油) * “怎么养”从睡眠、饮食、运动、心情, 把握病的力量不在于医生,而在于病人 * 道器合一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 举例:范进中举、人体流血实验、兄弟俩拿错化验单(胃炎、胃癌)、印度老兵; 世卫组织07报告,慢性病伴随抑郁症者众多,得不到很好的调治。 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化五志:喜、怒、悲、思、恐; 情志调养的绝招:培养积极的心态。 * 正气指现代人所说的免疫力;外邪:风、寒、暑、湿、燥、热(火) 从扁桃体慢性炎症谈起…… 养生的关键在于:巩固正气,规避外邪(如:夏天避邪);养生无小事,事事在意,养生是一辈子的事业。 举例:子午流注作息的依据。 用产品效果不明显,可能与外邪有关。 * 同样的病可又不同的证引起,对证调治才有较好的效果(咽喉的肿疼的寒热症)。 腑脏、经络之间形成的整体平衡,把握住整体平衡,辩证调理,才把握住健康的本质。 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 ——中医养生师培训课程之一 钟永标关于非典的一组数字 2003年非典,当SARS疫情在广州爆发时,广州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非常明显,我们来看以下的资料: 到2003年5月中旬,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50余名病人,无一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3天,且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 著名的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医院在治疗中也是结合了中医。该医院一共治疗了117名病人,有10人死亡。这117人当中,有71人接受了中医介入治疗,仅1人死亡,而剩余46名病人接受纯西医治疗,死亡人数为9人。 还有一点是非常关键的:接受中医治疗的人都没有留下后遣症,而接受西医治疗的病人大多出现了肺部纤维化和股骨头坏死症。 三个现代医学的现象 一、自从1960年代,沙宾疫苗克服了小儿麻痹症之后,40多年来没有再听哪个疾病又被克服的好消息; 2、除了外伤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外的各种慢性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红斑性狼疮……以及各式各样的癌症,多数只能控制不能治愈; 3、多年来不断有医学新科技进展的发展,每一届的诺贝尔医学奖也从未缺席,但是所有最新医学科技的进展,永远都预告着明天或将来的某一天,人类有机会解决某一个慢性病,从来没有今天已经解决了哪一个疾病的消息。几十年那么多不能治的慢性病,一个也没解决。 面对这三个现象,说明现代医学似乎原地打转了几十年,对慢性病一筹莫展,它的问题必定不是有没有找到新药这么简单,很可能是现代医学的基本思考逻辑,或在最根本的发展方向上出了问题。 ——摘自人体使用手册 另一组数字 2007年9月5日广州日报的一组数字:小三阳比大三阳致癌率高12倍。 21世纪是中医的世纪 学习中医学的方法 1、用通俗的事例来加深理解; 2、整体观念; 3、中医的脏腑名称与现代医学相同但内涵不同; 4、中医诊病是用四诊,而现代医学用理化检测手段有精确的量化指标。 5、辨证论治用理解不可死记。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