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20170518.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20170518

3.以德为本 以德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更高境界。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 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即决定命运、政权兴亡的不在于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坏。 (1)民本思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2)人格第一,修身为本 《大学》 (3)德与财的关系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大学》 【译文】君子应该首先注重德行。君主有德行才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会有国土,有国土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使用。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末事。如果轻根本而重末事,那就会与民争利。 (4)德和才的关系 “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 ——《墨子》 有德有才是精品 (周恩来) 无德无才是废品 (咸丰帝) 有德少才是半成品(刘 表) 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张春桥)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精神,一定要以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和实践为条件、为落脚点。 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健康向上的民族心理,良好的民族礼仪等等。其中包括公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义博爱的利众精神;以及民为邦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敬礼让等等内容,因而“中华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处世底线, 也是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最根本的途径。 (一)耻感文化的涵养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论语》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1.增强公共生活中公民的耻感意识; 2. 健全耻感教育的运行机制,加强社会监管; 3.抓好童蒙教育。 (二)以孝为先,传承家风 《孝经》开篇就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道德的源头根本,家风的养成就应该由孝道开始,把孝道作为家风的源头。 1.挖掘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2.营造孝文化的社会氛围; 3.规范孝文化的制度规定; 4.提供孝文化的物质保障。 (三)弘扬礼文化的内在精神,加强礼文化教育 礼仪教育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荀子》 1.挖掘礼文化的现代价值; 2.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国民礼仪规范; 3.做好“中国式礼仪教育”,必须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管齐下; (四)道德建设的法治保障 传统文化重视“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1.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化建设; 2.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确保内化于法律中的社会主义道德得到尊重和实现。 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 辩证地继承; 创造性地转化; 创新性发展;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科学扬弃后为我所用 结束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民族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国家独具特色、屹立世界的精魂所在。倘若抛弃了自身的文化,人人都是亡国之徒,丧失了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才是最为可怕的流离失所。 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要成为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立足当代,不忘过去,传承昨天,面向明天,多元文化并存而独具中国特色——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守土有责”,守文化的根基不断、守精神的土壤不灭,用我们个体的文化修养,构筑中国文化这道万里长城的绵延不绝。 谢 谢! “舞林高手”安禄山 据《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禄山晚年益肥胖,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白居易的诗《胡旋女》中也写道:“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中也说:“……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由此可见,安禄山不仅会跳舞,而且舞技还相当精湛。 隋唐:文化繁荣的辉煌篇章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