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哲学智慧应用(略).ppt

  1. 1、本文档共1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传统哲学智慧应用(略)

?抑郁质:属于呆板而羞涩的类型。特点是感情细腻,做事小心谨慎,观察敏锐;敏感多疑,精力不足;胆小怕事,忍耐性差;行为迟疑缓慢,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内倾严重。 (2)各种管理岗位所需的气质类型:以企业为例 ?办公室:多血质、胆汁质 ?人事部:多血质、粘液质 ?企管部:多血质、抑郁质 ?财务部:抑郁质、粘液质 (三)用人的具体方法 1.平衡下属的权利与责任 一方面,要授予下属很大的权力,另一方面,也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这就是说,要允许他们犯错误,不要让他们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束缚了手脚。 2.给下属绝对的自由 一旦授权以后,就不应该指手画脚。 3.充分授权 对于看准的人或事,就要充分放开、充分授权。 4.责权统一,注重结果 给下属绝对的自由,授予员工充分的权力,还要强调结果,这就是要考核。 5.知人善任,放眼未来 用人还要看他未来的发展,不可仅看他一时的表现。 (四)用人的基本原理 1.同素异构原理 同素异构原理本是化学中的一种原理。如图。甲醚和乙醇具有相同数目的碳原子 ( C )、氢原子( H )和氧原子( O ),但由于其空间组合或排列不同,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甲醚是气体,不溶于水;而乙醇是液体,溶于水。 用人中的同素异构原理就是指:对于同样数量的人,用不同的组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不同的权责结构和协作关系,可以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一个组织结构不合理,往往会出现“1 + 1〈2”;而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往往会出现“1 + 1〉2”。(田忌赛马) 2.要素有用原理 要素有用原理的基本内涵是:在用人中,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关键是为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也就是说,“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这一原理: 其一,人员的合理使用需要一定的环境。不但要有识人、用人的“伯乐”,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政策。 其二,人往往表现为两面性,或呈现出复杂的双向性。一向认真的人有时也会马虎;吝啬鬼有时也很慷慨;懦弱的人也会铤而走险等。因此,这就为发现和任用人员增加了很多困难。(动态的眼光) 其三,人总有自己的闪光点。优秀的管理者就是要善于发现人们的闪光点,并加以利用。 3.能级层序原理 用人中的能级层序原理指的是:要将具有不同能力的人摆在组织内不同的职位上,给予不同的权力和责任,实行能力和职位的对应和适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 一般来说,组织内不同层次的职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差别很大,如图1-2所示。 4.动态适应原理 所谓动态适应原理,就是指在用人中,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是一个动态的适应过程。 根据这一原理,以下一些情况的出现应被视为是正常的: (1)“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现象普遍存在。 (2)人员结构比例失衡现象也经常发生。包括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术结构不合理等。 (3)一些新工种、新岗位的出现,以及一些旧职业、旧岗位的消失,也要求对原有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 正是上述现象的出现,领导要把人员调整工作当作一个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这种调整主要包括: 第一,岗位的调整。包括设岗数、岗位职责的变化等。 第二,人员的调整。包括竞争上岗,招聘管理人员,平行调动等。 第三,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包括小时工、半日工、零时工等。 第四,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有序流动。 第五,动态优化组合。主要指劳动组织、机构人员在运动中的优化等。 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在领导方法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 (一)激励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手段 1.鼓励先进 通过激励,使得绩效好者更好:激发他们进一步取得好的工作绩效的积极性。 2.鞭策落后 通过激励,使得绩效不好者奋起直追:每个人都要追求进步或高绩效。 (二)激励要用有效的方法 1. 绩效与动机密切相关 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认为,人们的绩效与他们的能力水平、工作条件和工作动机有着紧密的联系,用公式可简单地表示如下: 绩效 = f (能力,条件,动机) 也就是说,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其工作能力、工作条件和工作动机的函数。 2. 动机来源于需求 一般而言,人们的行为或工作动机产生于自己的某种需求、愿望或期望。员工的工作动机也是如此。正是受某种需要、愿望或期望的驱使,使得员工产生工作的内在动力,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努力来完成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