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声乐欣赏.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声乐欣赏

四、 中国当代声乐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 指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1989年共四十年间的中国音乐事炙的发展情况,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为主线,其他音乐建设作为背景材料。 在世界当代音乐文化中,中国音乐保持着它的独特体系、独特思维和独特风格,因而对世界音乐是具有独特贡献的一个组成部它,它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有一些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可以列入世界音乐的经典宝库。 (一)声乐曲 1.《祖国颂》(乔羽词,刘炽曲) 《祖国颂》,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屏文献记录片《祖国颂》(初名《1957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产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颂歌是一种声乐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祖国颂》是一首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的无比兴奋的心情,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B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段(第二部分),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后由女高音,男高音和男女高音领唱民用柔和的合唱加以衬托,展现了祖国大地一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象,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再先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的段落。气息更加宽广,已经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与歌颂。 (一)声乐曲 2.《长征组歌》(肖华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曲)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红军超乎寻常的毅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经历十个省、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到达目的地-------陕西省北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随后,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以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歌颂了红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一)声乐曲 3.《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词,施光南曲) 作词家晓光,陈晓光,男,1948年出生,河北景县人。创作时间:1986年。写作背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行,在短短的几年中,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为了反映农村这一深刻变化,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一起满怀激情与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写下了这首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彭丽媛在不满20岁时,就演唱了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我爱你塞北的雪》而赢得大半个中国的观众。其端庄、高贵、大气的舞台形象,多次担纲重大晚会的压轴演出。她在学习老一辈歌唱家歌唱艺术的基础上,成功地探索了用科学发声法来表现民族歌曲的歌唱方式,她的成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一个典范。她和她的演唱艺术深受中国大众和海外华人的喜爱和欢迎,她的歌曲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