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12军事我对由地区性冲突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粗浅认识
—————————看完身份是职业作家的梅尔根据他20年来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写成的《一战秘史》之后,顺着自己的阅读欲望,又买了同样是新华出版社出的《一战 倒计时》。还没看完,不过对封底介绍中一些概括得义正言辞的观点不以为然:“正如知名历史学家西恩.麦克米金在本书里展示的那样,如果没有一小撮心怀诡计的政 治家,这次世界大战根本打不起来,因为他们在斐迪南遇刺后的一个月里,蓄意利用这次遇刺事件做导火线,引爆他们等待已久的欧洲大决战。”“或许是心怀叵测,或 许是草率鲁莽,每位身陷其中的政治家——奥地利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威格、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法国总统普恩加莱——都在拿斐迪南遇刺事件做赌注, 不明智地把欧洲推向人类历史未曾见到过的大灾难。”如果这就是写作本书的这位以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见长、曾荣获一战研究协会图书奖的历史学家的观点,他就欠缺 对历史对全局的视野了。在书中他也叙述到各国政府的大小官员在这起冲突中几乎一边倒地采取强硬的好战姿态,在当时那个年代里,不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也会是别的事件,最终会 引爆结成2大对立联盟的欧洲乃至世界的大战。只能说在交付了惨痛的学费后,人类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观念才可能有长足的进步。我们能比前人更理性更高明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们 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看完了《一战倒计时》。封底这种文革语汇的概括是见识短浅甚至更可能是哗众取宠的。引发一战的责任很明显应由俄国和法国承担 。俄国很早就开始秘密的军事动员,被指出后一再撒谎隐瞒,虽然后来以不是针对德国为借口,但是他们这样坚持时应该清楚后果,相邻的德国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而使局部的事态严 重升级;并且在此前及此后这2国都没有真诚地展开谋求解决问题的外交努力。这样就引发一些问题:俄国、法国自认为有打赢德国、奥匈帝国的把握吗?当时他们并不 能肯定英国会与他们联手,而且隔海相望的英国在欧洲大陆展开的大战中能投入多少也是不好确定的;法国有收复在普法战争中丢失的阿尔萨斯、洛林的宿愿,俄国呢?之前连与日本 的战争都输掉的俄国有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招惹德国的必要吗?所以看到尤其在大战早期俄国、法国被两线作战的德国打得狼狈不堪时我觉得是活该的。另外我觉得,一战不关乎正义。 有塞尔维亚政府官员支持并在塞尔维亚受训的小组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后,二流大国的奥匈帝国决心狠狠教训一直挑衅自己的小国塞尔维亚,向其提出很难 接受的最后通牒。同样是二流大国的俄国以塞尔维亚的大哥自居,警告奥匈帝国收回最后通牒。其实警告没问题,但是俄国没有提出解决这一冲突的切实方案,吃了大亏的奥匈帝国不 可能什么补偿都得不到就收回成命。期限到了,塞尔维亚、奥匈帝国宣布战争总动员,俄国暗地里也搞战争准备,而且还在与奥匈帝国结盟的德国的边境上集结军事力量。一流大国的 德国指出后俄国不承认,仍继续背地里在德国边境上加强军备。这样就让一直以来担心结为同盟的法国和俄国左右围攻自己的德国感到巨大的威胁。事态由此从不入流的国家间的地方 性冲突开始向超级大国间的对抗发展。在情形升级到俄国和德国对抗也就是有可能引发欧洲战争的层面上时,避免欧洲燃起战火的关键要看与俄国结盟的一流大国的法国 的态度。法国不经过外交努力就旗帜鲜明地站在俄国这一边,也就是宁愿冒很可能爆发2大对立同盟间的战争的风险,甚至可以说一直对在普法战争中丢失阿尔萨斯和洛林耿耿于怀的 法国主观上有战争的愿望。在一方宁可开战另一方不愿示弱的情形下,一流大国的英国想调停就很困难了。德国是被动地接受欧洲战争的前景。至于引发英国对其宣战的德国对比利时 的入侵,已经是德国被迫应战后不得已采取的纯军事行动了。在冲突的两方中,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法国和德国的矛盾由来已久而且难以调和,俄国与奥匈帝国、与德 国的矛盾都不算严重,但俄国在为小弟塞尔维亚出面时太激烈了,是激化矛盾并使冲突升级的主因。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以我看过的与之有关的几本书的观感和由此形成 的还未经多方检验的直觉,主流的关于一战责任问题的论述往往不太可靠。因为美英法是战胜国,而且还牵涉到二战的责任问题,为顾及国家形象主流的西方学者看来亦不能完全免俗 。研究二战,必须先了解一战。研究一战,必须先了解普法战争。普法战争是此后世界历史演化的起点。 * lxl 文章来源: 钢珠汽枪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