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程-辽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网.docVIP

技术规程-辽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规程-辽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网

ICS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21/ XXXXX—2017 辽南沿海中低产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que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maize in Liaoning coastal areas with middle-low yield 2017 - XX - XX发布 2017 - XX - XX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宫亮、孙文涛、隽英华、刘艳、曲航、邢月华、包红静、李波、隋世江、陈玥、徐冰、吴君、王晓辉。 辽南沿海中低产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辽南沿海中低产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作业的术语和定义、整地、品种选用及播种时间、栽培密度与方式、肥料选择及施用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辽宁南部沿海地区中低产田玉米高产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1962 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 GB/T 23348 缓释肥料国家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004 秸秆还田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NY/T 1409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中低产田 是指土壤中存在一种或多种制约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导致单位面积产量相对低而不稳的耕地。抗旱排涝 以两行玉米为一个组合,将等行距种植调整为宽行和窄行相间的种植模式。例如:将正常行距为 60cm 的两行玉米调整为组内行距 40cm 或 45cm,组间行距 80cm 或 75cm,交替种植。 双层侧深施肥 种肥、底肥分开施用的施肥方法。种肥施用深度 3~5cm,底肥施用深度 10~12cm,利用双层施肥播种机与播种同时进行。 图1 双层侧深施肥示意图 整地 轮耕 整地应采用免耕+深松、翻耕+旋耕的轮耕方式。深松在秋季进行,用铲式深松机在垄沟深松 25~30cm;翻耕每隔 3 年一次,深度为 30~35cm,翻耕之后旋耕耙平。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应在秋季进行。免耕+深松年份采用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玉米成熟后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秸秆粉碎后覆盖地表。翻耕+旋耕年份采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秸秆粉碎后覆盖地表,喷施秸秆腐熟剂3L/亩,腐熟剂加水稀释比例为 1:20;每亩施用尿素 2.5kg,均匀撒施秸秆表面;翻耕 30~35cm 将秸秆翻压到耕层下,旋耕 15cm,耙平。 品种选择 选用审定并大面积推广的耐密、抗倒高产优质玉米品种。需要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37天左右,≥10℃活动积温3000℃左右的品种,如丹玉405等同类玉米品种;需要出苗至成熟生理日数为129天左右,≥10℃活动积温2850℃左右的品种,如良玉99等同类玉米品种。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达到国标《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要求。全株距精量播种(单粒播种)发芽率应在95%以上。 播种 播种期及播种条件 最佳播种时间在 5 月 15 日至 5 月 25 日期间。当5 cm~10 cm耕层土壤最低温度稳定在 ℃以上,土壤含水量达到 15%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式及要求 用指夹式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宽行75cm,窄行45cm,或者宽行80cm,窄行40cm。 播种前,调整指夹式免耕播种机播种密度,稀植品种距为 35~40 cm,密植品种距为 25~30cm,每穴播种 1 粒覆土 3 cm~ cm,适时适度镇压保墒。保苗株数因玉米品种而定,如丹玉 405 保苗000 株/,良玉系列保苗 株/。 应用增钾控氮、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所施肥料应符合缓释肥料国家标准(GB/T 23348)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6)要求。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综合考虑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平衡状况、产量指标、基础地力、肥料种类、种植方式以及品种、密度等因素,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具体施肥量计算依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 1118)。 肥料选择用量 有机肥秋季玉米收获后于田间均匀撒施,用量为2 m3/亩。化肥用量及配比为N-P2O5-K2O=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