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大学金融监管学课件(第一章)
金融监管学 主讲:王忠生 电话邮箱:wangzs123@126.com hndxwzs@126.com (公共邮箱) 金融监管的内涵 金融监管的概念:对金融业的监督与管理。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及其监管制度体系。 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当局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各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通常在广义的范畴下架构。 金融监管制度 金融监管制度是指有关金融监管的各类规则、惯例、组织安排与政策等,通过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管的规则、惯例、组织安排和政策。 作用:界定金融主体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对空间的选择,约束和激励金融主体的金融行为,降低金融交易费用和竞争中不确定性所引致的金融风险,进而保护债权债务关系,促进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和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金融监管学的研究对象 金融监管的发展演变。 为什么需要金融监管? 监管的主体是什么?谁来监管 监管的客体是什么?监管的对象 监管的内容?监管什么 监管的工具 …… 英国南海泡沫事件 为了规管市场乱局,以及保护南海公司免受“泡沫公司”打扰,国会在1720年6月通过 《泡沫法案》,规定股份公司必须取得皇家特许状才能继续经营。 6月11日,乔治一世发表公告,警告“泡沫公司”属非法,可受检控。自大量“泡沫公司”被取缔后,南海公司的股价暴跌,使数以千计股民血本无归,当中不乏上流社会人士,另外部份人更因为欠债累累而出逃国外。 1863年美国成立了货币监理署,国会通过《国民货币法》,其市有许多有关规范银行业务活动的规定,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以法律形式确定的金融监管制度。 1864年,美国又对该法加以修正并更名为《国民银行法》,其宗旨是确立联邦政府对银行业监督和干预的权威,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国民银行体系以取代分散的各州银行,从而协调货币流通,保证金融稳定。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美国国会又于1913年通过《联邦储备法》,这是《国民银行法》颁布半个世纪以后,美国金融监管最富革命性的进展。 受古典和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金融监管很少直接干预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行为,更不对调节利率等的金融服务和市场价格进行直接控制。 从方法和手段上讲,这一时期的金融监管比较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基本上不使用行政命令,而是强调自律;关于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等方面的限制也类同于公司法的规定,比较宽松和相对灵活。 一、美国加强金融监管的经济社会原因 就金融而言,银行资金盲目进入证券市场,是美国1929—1933年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1933年和1935年的《银行法》是美国对银行业管制的标志,随后一系列法律对金融业务实施金融监管。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出台;组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所有联储银行必须参加保险,上限2500美元;参加保险的银行不得支付活期存款利息,设置定期存款利率上限;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一定百分比内调整准备金的权利;自由银行的衰落;设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美联储委员会的权力更加集中。 二、现代经济学对金融监管理论的奠定 “市场失灵理论”和“信息经济学”发展,为金融监管奠定了理论基础。金融监管作为市场外的力量的力量介入,限制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影响,并减少金融体系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 庇古税、交易成本 宗旨: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加强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干预成为主要内容。 三、美国对金融监管的加强 继20世纪30年代立法后,美国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开业加以限制,同时联邦储备系统权利加强,美联储改组成更为独立的联邦储备理事会。政府对银行全面管制的立法思想确立。 1956年国会通过《银行控股公司法》,经走法律特别批准才能收购其他州银行,所有非银行业务必须与银行业务密切相关。 1970年修改《银行控股公司法》,授权联邦储备体系对单一银行控股公司的形成与运作进行监管。 消费者保护方面,20世纪60-70年底出台《平等信贷机会法》《住房抵押贷款信息披露法》、《诚信贷款法案》等,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四、英国对金融监管的强调 英格兰银行权力加强,垄断了发行货币。 五、日本金融监管的特点 日本金融监管以银行管制为中心。全面的金融管制呈现垄断资本主义特征,用保护金融业的方法 达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痕迹随处可见。 1978《金融机构监管和利率控制法案》:允许存款机构出售6个月货币市场存单,存单最高利率随国库券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案》:创立储蓄机构解除管制委员会,促进消除《Q条例》的利率上限管制。 1982年《Garn-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