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对企业团队建设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官渡之战对企业团队建设启示

官渡之战对企业团队建设启示   企业建设团队并建立团队间的相互信赖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唯其不易,才更需要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幸运的是,历史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丰富的教材,让后人可以不必亲历刀光血雨,就能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去体会学习。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中国北方的两大军阀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今河南郑州和开封的中间点附近)展开了长达八九个月的大会战。双方都很清楚:这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就战前的实力盘点,各方一致看好的当然是袁军: 就政治号召力而言,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是名士集团的当然领袖;曹操则家世微贱,一向为人所轻。 就军事实力而言,早在十年前关东联盟讨伐董卓时,兵力最雄厚的袁绍就已被公推为盟主,曹操则不但没有自己的地盘,甚至连五千人马都只是勉强拼凑组成,在联盟中只能算是一个小人物。虽说在其后几年中,曹操陆续清除了周边的吕布、袁术、张绣等势力,但总兵力也不过七万,远不及袁绍的七十万。 就战略地位而言,袁绍据有河北、山东的大部;曹操则局促于中原四战之地,处于内线不利地位。 想不到,会战的结局跌破所有人的眼镜:投入战斗人数仅两三万人的曹军竟然大败多达十余万人的袁军。袁绍最终仅带着八百骑逃回河北,从此一蹶不振,抱恨而终。官渡之战成为曹操跃登中原霸主的关键之役,同时也成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著名战役之一。 为什么结局会是这样?是哪些必然和偶然的因素造成了袁绍的”团队失灵“(Management Failure)?竞争成败的关键究竟在何处? 官渡之战七年后,27岁的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简要地分析:“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所谓的“人谋”,当指战略、智慧而言。曹操机智过人,麾下又是谋士如云,计如泉涌不足为奇。但反过来看,袁营中也不乏能人,他手下的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田丰、沮授等,都是当世有名的智士。那么,从组织运作的观点来看,袁绍的团队出了什么问题?袁绍本人的领导出了什么问题? 当袁绍发军南下时,曹操聚集文武重臣商议对策,当中孔融和荀彧有这样一段论辩—— 孔融:“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 荀彧曰:“袁绍无可用之人,何必议和?” 孔融:“袁绍士广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 彧笑曰:“……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纵有百万,何足道哉!” 孔融默然。 荀彧原来就是从袁绍阵营投奔曹操的,对袁的人马最了解。袁营其后发生的一连串内讧,果然验证了他的判断: 最有远见也最忠心的田丰,在大战前因直言忠谏被下狱,最终被逢纪谗言害死。 同样忠心耿耿的审配在军情紧急之际,将许攸子侄收捕下狱,逼得许攸临阵叛逃曹营。 郭图用谗言逼走了袁绍手下大将张郃、高览。 实际上,战事相持到十月时,曹营已经绝粮,必须向后方的许昌紧急求援。但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一反叛,并向曹操献计烧掉袁军在乌巢的粮草后,整个战局随之翻盘,急转直下。这是官渡之战最后的胜败关键所在。推原论始,袁绍的军事失败,显然原因在他的团队失败、领导失败上。 曹操的头号智囊郭嘉说袁绍“外宽内忌、多谋少决”、“听谗惑乱、是非混淆”。袁营谋士虽多,但多相互攻讦,反观曹操手下的荀彧、荀攸、程昱、郭嘉、满宠、刘晔、吕虔、毛玠、于禁、典韦等人才都能各安其位,从无相互谗害。因此曹操可说是拥有真正的班底,真正的团队。 为何这两位领导人的手下会有这样的差别?再要深入探寻的话,似乎可从他们的领导和沟通模式上看出一些端倪。 现代谈组织行为的教科书,多把小团体的沟通网络分为三种形态:树状、轮型和星型。 树状的沟通模式是依循正式的组织体系,比较严谨,却也僵固;轮型是以领导为沟通的核心,打破层层传递的限制;星型网络则鼓励所有成员都要主动和其他人沟通。 以沟通风格而言,轮型比较凸显领导者的信息垄断地位,星型则较能让所有成员享有参与和满足感。至于哪一种模式较佳,是难有定论的,具体要看当时的情境、组织气候和领导人的风格而定。例如,战时可能较需要树状结构的速度,平日则不妨多鼓励星型模式,以塑造参与感和团队精神。 袁绍的沟通模式显然比较偏向树状或轮型。亦即:他会随机、个别征询部属的意见,同时部属也会个别向他反映意见,但部属彼此之间少有坦诚的横向沟通,而袁绍也很少采取众议方式来作决策。他本人既是个“有选择的倾听者”——只听他喜欢听的,对逆耳忠言一概不采纳,又是个容易混淆是非,用一时结果来入人于罪的冲动型领导人。这种领导风格和沟通模式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袁的部属产生了“我只向老板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