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结构和闪电特征分析.PDF
第33卷 第5期 干 旱 气 象 Vol.33 No.5
2015年10月 JournalofAridMeteorology Oct,2015
朱义青,赵海军,庄 重,等.山东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结构和闪电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5,33(5):830-837,[ZHUYiqing,
ZHAOHaijun,ZHUANGZhong,etal.MesoscaleStructureandLightningFeaturesofaConvectiveWeatherProcessinCenterofShandongProvince[J].
JournalofAridMeteorology,2015,33(5):830-837],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5-0830
山东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
结构和闪电特征分析
朱义青,赵海军,庄 重,高安春,
曹张驰,张品竹,刘英杰
(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局,山东 临沂 276004)
摘 要:利用常规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FY-2E云图资料及全球
定位系统(GPS)可降水量资料对2013年7月4日山东中部出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
果表明:高空短波槽东移、地面中尺度气旋系统发展和东北低压槽后干冷空气入侵,是造成本次鲁中
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强对流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区域并与上升气流最强区对应;负地闪密
集区,对应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假相当位温高值区;地闪主要分布在云顶亮温(TBB)<-60℃的
区域内,TBB值越低,负地闪越密集。在整个强对流发展过程中,负地闪占绝对优势;负地闪多存在于
回波强度>48dBZ和顶高 10km的强回波区;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和GPS可降水量能
≥
反映出降水出现时间和降水性质,雷达VIL峰值与降水出现时间较吻合;特殊地形对降水有很大贡献。
关键词:山东中部;地闪;GPS;地形
文章编号:1006-7639(2015)-05-0830-08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5-0830
中图分类号:P427.32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貌独特,山东省全年平均雷暴日在30d左右,鲁中山
区最多达35d。影响山东的强对流天气系统主要有
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 [9]
华北冷涡、横槽、阶梯槽、低槽、西北气流等 。
中小尺度系统直接产生的[1-5],因其常伴有短时强 随着大量观测资料的便利获取,特别是诸多高
降水、冰雹、大风、雷电等强灾害性天气,给工农业生 分辨率资料的应用,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机制、结构
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随着探测技术的发 特征及演变过程研究越来越深入。近年来,诸多气
展,利用闪电定位网、多普勒雷达、卫星及地基全球 象工作者对山东强对流天气做了大量研究,如刘东
定位系统(GPS)等探测手段已经开展了大量中尺度 霞等[10]认为:负地闪比正地闪更易发生在云内温度
[6] [11]
雷暴对流系统的研究工作,袁铁等 指出:在单体 高而云顶温度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