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信仰虚无主义困境和其克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精神信仰虚无主义困境和其克服

论精神信仰虚无主义困境和其克服   摘 要:随着全球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和疯狂扩张,工具理性大行其道,自我意识极度膨胀,对现代人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意义世界构成严重冲击,导致传统价值规范日益虚无化,核心价值体系日趋无序化。在资本逻辑与物化意识侵蚀下,一些人精神家园荒芜、人生信仰迷惘、虚无主义盛行。对精神信仰的虚无主义进行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是当代中国走出精神低迷、重建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精神信仰;意义世界;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4-0045-04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社会转型中,社会物质财富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权力欲望和物质欲望的日益增加,传统的信仰堤岸遭受猛烈冲击,旧时的价值标准开始失去往昔光环。在物欲主义的冲击下,一些人沉溺于五彩斑斓的物质生活,一些人的人生信念由奉献意识向功利主义转变,迷失了人生目标,丧失了生活的幸福和意义。虚度年华、精神荒芜、颓废空虚、百无聊赖及游戏人生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和当下的精神感受。精神家园一旦荒芜,人生意义就没有崇高与平庸、高尚与卑贱之分;就不再有希望与梦想,一切都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其结果必然是在精神信仰上陷入无聊、荒诞与虚无的精神困境和迷茫、彷徨、无奈的生存境遇。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并旗帜鲜明地对精神信仰的虚无主义进行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以消除其在社会上造成的恶劣影响。 一、工具理性至上与信仰世界坍塌 以工具理性推动的现代化进程,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生活,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光怪陆离的商品世界中。高科技成果以几何级数增长,并快速地得到普及应用,全方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乃至生存方式。现代社会所获得的商品数量和质量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企及的。但是,伴随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历史的巨大变迁而产生的工具理性,也会消解和吞噬人们头脑中原有关于“进步”和“至善”的信念,让人们不得不怀疑一切原本视为真理的“绝对”、“权威”的价值。所谓“千年之城”、“理想王国”、“世外桃源”在“科学世界”面前,被世人视为滑稽可笑的“乌托邦”。以清晰、严谨和确定而著称的工具理性,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为“合理主义”的发动机注入了巨大的蒸汽能量。然而,物质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精神的升华。伴随着科学世界的日益膨胀,真实的“生活世界”却被实证化了和数字化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是精神的失落和人性的沉沦。当精神生活慢慢陷入工具理性深渊,鲜活的生命和独具特色的个性被销蚀、奴役和扼杀了。 现代生活在由工具理性作为理论底色,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冰冷世界”中,按照工具理性培养的管理精英,善于计算、经营和筹划,把人变成人力资源,以自行运转的机器标准训练出操作动作的准确无误、整齐划一。按照节约、效率和整齐的现代生产原理,时间被均匀间隔,流程被有效规划,季节变换和昼夜流转不是影响生产的考虑要素,工人的生理局限靠换班来克服。工人的思想灵性被压抑了,工人的精神需要被摒除掉,在赋予生命和智慧的机器面前,规范高效的工人变得麻木刻板,逐渐沦落到充当附属部件的地步。按照工具理性为原则建构起来的“还原与通约”方法,社会思维模式从崇尚意境和意义的价值理性,转向追逐速度和效率的工具理性。衡量生活意义和行动是否必要的标准,不再是心灵关怀的终极价值,而是物欲满足的世俗要求。像现代技术体系把生产过程数学化和通约化一样,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也把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数学化,在交换价值及其货币符号的标准形式上对所有人类行为进行还原与通约。甜蜜的爱情、内心深处的良心甚至是充满敬畏感的崇高信仰都被量化计算和精确测量。 现代社会凭借工具理性的力量,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加强;物质财富在取得辉煌成就和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价值冲突,时时在提醒世人认真检讨和反思工具理性。现代技术文明的成功,动摇了赋予人类生存意义的信仰根基,人本身在其整体缩小成一个影子,一个幽灵。作为一个有灵性的生命,人需要一个精神家园。但是,人在庸俗的功利品味和冷漠的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失却了终极关怀以致遗忘精神家园。雅斯贝尔斯感叹:“我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实存之空虚。这是一种即使古典时代最激烈的怀疑论也得以避免的空虚感。”[1]如果说古代社会拥有不朽的神话而获得众神聚居的充实,传统社会的封闭落后意味着精神需求的自我满足;那么,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越来越便捷的现代社会,并没有兑现幸福自由、尽善尽美的历史承诺。当觉醒了的人自立于历史舞台的时候,物质利益的追逐不能为人生提供可靠的支点。 工具理性快捷地构筑着现代文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传统生活状况与之相比则相形见绌。物欲的疯狂追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