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红枣挥发性芳香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农业工程学报.pdfVIP

红枣挥发性芳香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农业工程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枣挥发性芳香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农业工程学报

第 15 卷 第 3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 o l. 15 N o. 3 251 1999 年 9 月 T ransactions of the CSA E Sep t.  1999 红枣挥发性芳香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① 穆启运  陈锦屏 张保善 ( 陕西师范大学) 摘 要: 以陕西产油枣、木枣、梨枣等为原料, 经处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挥发性物质, 共鉴 定出 59 种化合物, 其中有 8 种醛、酮类物质, 13 种酯类物质, 14 种有机酸, 17 种烷、烯类物质, 5 种 醚及呋喃衍生物, 苯甲醇和苯并噻唑。不同品种的红枣所含挥发性成分不同, 4 个样品中鉴定出 9 种相同的化合物。在有机酸中, 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9 十六烯酸, 从木枣与梨枣中检出含有 1异丙 基4, 7二甲基1, 2, 3, 5, 6, 8 六氢萘。 a 关键词: 红枣; 挥发芳香物; 色谱—质谱分析 红枣是我国传统的营养保健食品。近年来, 红枣加工业迅速发展, 除传统的干枣、蜜枣、熏 枣、酒枣外, 各种红枣固体、液体饮料, 红枣儿童食品等新产品层出不穷。红枣的香味成分是体 现红枣独特风味的物质。在贮藏和加工过程, 香味物质容易损失和变化, 从而造成“枣香”风味 不浓, 有的甚至丧失“枣香”。例如, 糖枣制品以甜味占主导, 酒枣的酒味压倒枣味。因此, 研究 红枣的香味成分, 对开发高品位的枣食品有重要意义。 我国红枣品种繁多, 但有关红枣挥发性物质和香气成分的研究很少[ 1, 2 ]。本文利用气相色 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陕西产油枣、木枣和梨枣等 3 种 4 个样品的挥发芳香物成分, 旨在广泛 研究名优红枣品种的挥发性物质的基础上, 为找出红枣香气成分和香味物质提供线索。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 3 ] 样品制备 挑选采摘不久的鲜油枣、木枣和梨枣, 及经人工烘干并保存一年的干油枣 。切 碎, 水蒸汽蒸馏, 馏出液用除去过氧化物的乙醚萃取, 醚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低温蒸发乙醚, 得挥发油。 12 仪器与试剂 5890 5989 型色谱质谱联用仪。乙醚, 分析纯, 除去过氧化物。无水硫酸钠, 分析 H P H P B 纯。 13 测定方法 红枣挥发芳香物经色谱仪分离后, 分离的组分进入质谱仪中分析鉴定。色谱仪条件: H P 5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30 m ×025 mm ; 载气: H e, 柱前压 0069 M Pa , 分流比 20 ∶1; 柱温: 35 ℃保持 2~ 3 , 以 10 ℃ 的速率程序升温至250 ℃, 保持 10 ; 样品室温度: 250 ℃。 m in m in m in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 ( )   国家科技部资助项目 981112 ①穆启运, 副教授, 西安市师大路 1 号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710062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52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年  质谱仪条件: E I 源, 源温 200 ℃, 电子能量70 eV , 接口温度 250 ℃, 检测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